澎湖群島是由將近大大小小100個島嶼和岩礁所組成的,在地質上屬玄武岩構成的蝕餘平台,總面積約127平方公里。多數地表是平坦的方山台地,土壤層淺薄,不利農耕,大部份的島嶼是無人島。澎湖全島缺乏樹林、多為矮草灌木。強風、少雨是氣候上的兩大特色,也影響了澎湖居民的生計活動,以強風而言,《澎湖紀略》記載:

「澎湖風信不惟與內地不同,亦與他海迥異。周歲獨春夏風信稍平,可以種植。然有風之日,已十居其五矣。一交秋分,直至冬底,則無日無風。其不沸海覆舟,斯亦幸矣!」
「…夏日則赤日炎熱,無高山樾蔭,…,冬日雖無奇寒,然風聲無日不刮耳,甚至飛沙走石…。」


  以現的氣象資料來看,澎湖6至8月吹西南季風,其餘各月吹東北季風。每年強風日數超過100天以上。強風的吹拂不僅帶走表土,更帶來「鹹雨」。風災、鹹雨成為澎湖農業上的大敵。依據曹永和的統計,澎湖在清代的天然災害有大雨一次、大風雨二十次、大風十三次,總共三十四次。窮困的澎湖,也因此經常須要清政府的賑濟。就雨量而言,澎湖年雨量大約1000公厘,蒸發量卻高達1800公厘以上,地表只能生長耐旱的植物。澎湖人「所種者不外地瓜、花生」。如果再遭受鹹雨危害更可能導致「顆粒無存」。在這種情況下,澎湖居民遂在田地北側以咾咕石或玄武岩疊成防風牆,抵擋東北季風,並在「菜宅」內挖井,作為灌溉的主要水源,高麗菜、白菜等亦是菜宅內常見的作物。

  澎湖島民難以依靠灌溉的農業維生,曲折的海岸則提供島民另一個生計出路。澎湖大小島嶼礁岩甚多,海岸曲折綿延,又處於台灣海峽寒、暖洋流所經之處,四季迴游魚類豐富;而且海岸潮間帶廣闊,珊瑚礁生長茂盛,大量魚貝和海藻,可做為穩定的食物來源。「以海為田」成為澎湖人經濟活動上的一大特色,然而海上的活動,依然受到上述天候的嚴重限制。謀生困難,加以人口上的壓力,日據初期,高雄築港,澎湖的人口即大量的移民至高雄謀生。

  氣候雖然惡劣,土地雖然貧脊,卻也孕育了澎湖人堅毅的性格與豐富的文化內涵。可惜的是,澎湖豐富的鄉土文物也因人口外流、乏人照料而損毀;或因?賣流落台灣各地,而快速的流失。慶幸的是,近年來鄉土意識的抬頭,保存鄉土文化與文物蔚為一股風潮;鄉土教學活動也納入國民教育的課程之中,成為教育的一環。澎湖縣鄉土資源中心成立於東衛國小,其目的就在於提供澎湖縣師生鄉土教學資源,使其了解所處的環境淵源,認同及愛護自己的鄉土,培養鄉土的關懷、情感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