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
相簿 |
圖片 |
|
8 |
600 |

|
600 張影像於 8 個相簿及 1 個類別, 有 0 個留言, 被觀看 374614 次 |
隨機圖片 |

營頭 地點:講美864 次觀看 這是講美龍德宮所設置之「石雕五營」中的南營。這些石雕元帥每尊高約一尺左右,身穿鎧甲,手執兵器,造形威神勇,該廟曾經用心考究各營元帥的姓氏和圖像,再由當地石匠用玄武岩雕製,並依各方位顏色裝飾,不但別緻而且頗富特色。
|
|

文石珠 地點:通樑651 次觀看文石珠的形成是較為特殊的,一般認為是由含有文石成份的膠體狀物質,在低溫之下所沈澱而成,也就是說這些膠體溶液,在飽和或過飽和狀態下夠用一些微小的物質,例如泥粒子或沙粒子等作為核心,一圈圈地沈積附著在上面,形成了一顆顆的小圓珠,由於受到氧化錳的入侵,所以外表便成了黑色。
|
|

辟邪物 地點:湖西南寮447 次觀看 「辟邪」的目的在驅凶避厄。
澎湖地區的辟邪物,從公設在村口、海邊、港口、風口或巷道路口的石塔、石敢當,到私設於門口的照壁,門楣上的八卦、獅劍、虎劍、白虎鏡,墀頭上的獅子、花瓶,屋頂上的烘爐、陶甕,屋角的石敢當等,可說造形與種類極其繁多。
這是蹲坐在墀頭上的獅子,歷經了數十年的歲月,依然盡忠職守的護著屋主的安全。
|
|

哪吒太子 地點:大赤崁龍德宮2883 次觀看哪吒太子即為「中壇元帥」,或稱為「大羅仙」、「太子元帥」、「金環元帥」、「金康元帥」、「羅車太子」、「玉皇太子爺」,民間一般簡稱「太子爺」,俗名李哪吒,為托塔天王李靖的第三個兒子,所以又稱「哪吒三太子」。
哪吒太子傳說是靈珠降世,其父李靖為陳塘關守將,母親姚氏懷胎三年六個月才生下了一個肉球,剖開肉球竟然是個俊美男嬰,便取名為哪吒。長大後拜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門下,學得一身非凡的武藝,具有隱身土遁等法術。曾與東海龍王三個太子戰鬥,哪吒法力高強擊敗龍王太子,敖丙並被打死抽了筋,自認犯了滔天大罪,為了不連累父母,自己剖腹剔腸還給其母,剜骨刻肉還其。了結生命後,靈魂無依,四處飄泊,其師太乙真人心生憐憫,以「蓮花化身」術,重生其命。後協助武王伐紂,幫姜子牙進軍殷都朝歌,完成周朝大業,功勳斐然。
傳說哪吒太子也是玉皇上帝駕前的神將大羅仙,統帥天上東、西、南、北、中五營,所以又稱「中營神將」或「中營大將軍」。玉皇上帝為鎮壓人間妖魔鬼怪,特派他降世為李靖的第三子,當哪吒降妖時,馬上變成一尊三頭九眼八臂,身長六丈的神,頭冠金環,口吐青雲,足踏風火輪,騰雲駕霧,呼風喚雨,神力無邊。
一般廟宇中,哪吒太子神像以站姿居多,一腳站立,一腳踩著風火輪,身穿鎧甲,配著一條混天綾,左手握著乾坤圈,右手提著火尖槍。除了廟宇的主神外,也是所有廟宇的從祀神。
澎湖地區奉祀「哪吒太子」為主神的廟宇,計有大赤崁龍德宮、潭邊東明宮、鎮海福安宮、員貝龍興宮等四座。
|
|

翻石鷸310 次觀看背羽橙紅色,雖腳較為短小,但體色卻是本區可見到的鷸科鳥中最美麗者。
其特色是喜歡翻開小岩石,以啄食下方之生物,故稱之,身長約22公分,
為澎湖普遍之冬候鳥,以鹽水地之海濱為主要覓食與渡冬區。
|
|

營頭 地點:小門792 次觀看 五營在澎湖各村落中,都和村廟共生,凡有廟宇的村莊,均安放五營神將於村落外圍的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就如同軍營的外哨,藉以防衛居民的平安。廟神也會定期到營頭巡查,除了犒賞營頭將士外,並有宣示神威的作用,稱為「鎮五營」。
五營分別有主帥統領軍馬駐守,一般東營是張元帥、南營是蕭元帥、西營是劉元帥、北營是連元帥,中營則由中壇元帥哪吒三太子統領。這是西營劉元帥的營頭。
|
|

魔鬼簑1352 次觀看屬魚科,俗稱獅子魚,魔鬼簑與其他簑一般,擁有魚類特有的突出表情和龐大口部,胸鰭特別發。胸鰭腹鰭暗褐色,有較大之斑點。魚鰭雖大,可是游泳技巧卻是十分拙劣,攻擊性相當強,幾乎對任何東西都會加以襲擊,背鰭上的魚刺是主要的武器,魚刺含有屬於神經性的毒。魔鬼簑以美麗的圖案和巨大的魚刺出名,游泳速度非常慢,經常安靜地藏在岩石後面,等待食物通過,用巨大的口部將食物吞入腹中,背鰭的魚刺尖銳有毒,魚刺外面通常有一層保護膜,敵人出現時,保護膜會破裂,讓刺直接刺入對方身體,主要捕食海底小魚,偶而以蝦或蟹為食。為澎湖地區毒魚排行榜第二名。
|
|

文石眼 地點:將軍574 次觀看文石眼的顏色受沈積環境的影響極大,在海水成份中,如含有氧化鐵,便作棕黃或紅色;如含有碳酸鐵,便產生褐色;如含有氧化錳,便作灰色或黑色;如含有綠色礦物,便形成了綠色;如以碳酸鈣為主,則作白色到淡黃色等。文石眼之所以具有多種美麗的顏色,便是如此而來。
|
|
最新上傳 |

鐵質石英砂岩 地點:西嶼717 次觀看此砂岩全由石英砂和褐鐵礦膠結而成,顏色呈棕褐色,其中白色者即為石英砂粒,其厚度最可達2公尺左右。由於膠結非常堅固,常被挖掘當作房屋建築及防風牆圍築的材料。
十二月 30, 2006
|
|

剪黏 地點:後寮威靈宮879 次觀看 剪黏又叫「剪花」,其製作過程是先以鐵線為骨架,再以灰泥塑雛形,然後剪裁各種顏色的陶瓷片黏貼在造形上,若是人物則臉部另以陶土捏塑燒好後才嵌上。
近年來,彩色玻璃也加入剪黏的行列,色彩於是更加豔麗。近期重建的廟宇,廟頂上是花團錦簇,亮麗非凡,可說都是剪黏的功勞。十二月 27, 2006
|
|

交趾陶 地點:澎湖天后宮871 次觀看 這是澎湖天后宮三川步口的虎堵,也是澎湖所見最大的交趾陶,小虎抬腳逗著老虎玩,老虎微露嘴巴,露出兩顆牙齒,所以稱為「露齒虎」。畫面構圖簡潔,老虎造形樸拙有趣,虎腳下的土坡以火山渣綴飾,極具鄉土氣息。十二月 27, 2006
|
|

泥塑剪黏 地點:澎湖天后宮888 次觀看 這是日據時(民國十二年),澎湖天后宮重建的龍堵作品。先以灰泥在牆上塑造大龍、小龍、龍珠和雲層,大龍在雲端裡鑽進穿出,故稱為「穿雲龍」;然後再在龍身上,貼上用綠色瓷碗剪成的鱗片,用色簡單,線條簡明,極具巧思。十二月 27, 2006
|
|

泥塑 地點:二崁陳家古厝865 次觀看 泥塑是以灰泥塑形後,在表面上塗漆、洗石子或以線畫修飾的建築裝飾作品。由於造價不高,作品尺寸也可隨需要而調整,因此在澎湖地區廣受歡迎,無論廟宇、傳統民宅或西式洋樓,都常見其蹤影。
這是二崁陳家古厝仿巴洛克式風格的泥塑,正中央安置了一個時鐘,在民國元年的當時是極為先進的。十二月 27, 2006
|
|

交趾陶 地點:澎湖天后宮1023 次觀看 交趾陶也常稱做「交趾燒」,是一種多彩軟陶,其材料可塑性大而造形生動,又多在釉藥中添加鉛做為助熔劑,燒成的溫度甚低,因此色彩亮麗,光澤動人。但因表面含有鉛毒,故不宜把玩。
這是澎湖天后宮三川殿下脊前面的人物交趾陶,正脊上面的「龍馬負圖」則屬於泥塑剪黏。
77泥塑 地點:二崁陳家古厝十二月 27, 2006
|
|

彩磚 地點:大赤崁838 次觀看 這是果類及花卉造形的彩磚,尤其中間的果類造形,有壽桃及石榴,壽桃象徵長壽;石榴則象徵著多子,符合了屋主的期許心願。十二月 27, 2006
|
|

彩磚 地點:東吉891 次觀看 彩磚在澎湖的老房子上,出現的頻率相當高,其瑰麗的色彩、多變的樣貌、討喜吉祥的題材,頗受民間普遍的喜愛。因此,大多用以裝飾門面,不論是傳統樣式的合院建築或日式的洋樓,均曾大放過異彩,彩磚也成為澎湖民宅建築中的另一個特色。
這是洋樓上成列的花卉彩磚,色彩瑰麗,爭奇鬥豔。十二月 27, 20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