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澎湖的宗教信仰 |
 |
|
|

入神 地點:中屯永安宮1095 次觀看 神像俗稱為「金身」,一金身必先「入神」,神靈才能威嚇。入神又叫「開光點眼」,必須依據一定的儀式辦理,開光的人則由道士、大法師、小法均可,開光的部位有額頭(腦)、雙眼、雙耳、鼻、口、軀幹、雙手、雙腳等。開光需用新毛筆一支、鏡子一面,用毛筆沾雞冠血加辰砂,點在開光的部位,並有一定的祝詞,一面點一面唸。這是永安宮關聖帝君開光點眼的儀式。
|
|

五營火 地點:中屯永安宮923 次觀看新廟落成入火大典中,必先請壇發「五營火」,發火時,由小法五人各執發火符,先由南營發火,其他各營同時接著點發。
當「五營火」熊熊燃燒之際,小法必須繞著五營火進行「巡營」的儀式,小法穿梭於火堆中操營,五營操營完畢,才能進行「開火」儀式。
|
|

開火 地點:中屯永安宮705 次觀看「開火」之前法師需先在壇前大刀,貼上符令後交由開火小法,小法唸咒語後即行開火。開火先由北營開起「一開風調雨順」,次轉向南營「二開國泰民安」,再轉向西營「三開四時無災」,再轉向東營「四開八節有慶」,終轉向中營「五開合境平安」。開火儀式完成後,乩童才能進行「翻火」的儀式。
|
|

入火 地點:中屯永安宮779 次觀看所謂「入火」就是神祇進駐新廟的一種儀式,這一儀式是由許多的儀式所串聯成,其中較為重要的儀式:請神、祭外煞、請水、請火、發五營火、巡營、開火、翻火、入火開宮門、入宮安座等。
這是神轎從五營火堆上通過的情形。
|
|

補運 地點:馬公城隍廟750 次觀看澎湖民眾除信仰外來完教及無宗教信仰者外,大多會有「補運」的習俗,以求個人或家人的消災解厄,一般補運常在農曆初一、十五到村莊的廟宇辦理,但也有到馬公城隍廟補運的。
補運時通常以「紅圓」或甜糯米飯上放未剝殼熟雞蛋若干個,雞蛋並以紅色食用色素塗紅,與「補命錢」來補一年的行運,祈望能有一個好運途。
補運時,通常也會在天剛亮時進行,雞蛋則依家中人口多寡而定,亦有以龍眼、荔枝替代者,目的在祈求神明保祐閤家大小平安無事,吉祥如意。
|
|

祀茶 地點:澎湖天后宮747 次觀看澎湖的廟宇,每當有廟會活動及建醮或主神誕辰日,或有「交陪廟」主神前來作客時,依例都需熱誠款待,如以酒宴誌慶就叫做「祀酒」,如僅用香花、茶果供奉,就叫做「祀茶」。
「祀酒」與「祀茶」都必須選派善男或信女擔任「茶房生」,來擔任服務的工作,而由「禮生」責整個宴會的過程。祀茶時先恭稟菩薩下殿奉茶,儀式完畢後,再稟請菩薩上殿就位,完成整個祀茶儀式。
|
|

祀酒 地點:馬公南甲海靈殿722 次觀看祀酒又稱為「祀宴」,祀酒進行前,需先設備餐具,然後恭稟菩薩下殿奉筵,這時茶房生就要依禮按序將菩薩端到各位置上就座。奉筵時,只在席上擺出山珍海味,煙酒品,由眾神共食者,稱為「硬宴」。如由禮生宣唱,分程進酒及進筵,就叫「軟宴」,祀軟宴時所耗時間較久,儀式也較繁多。
宴畢由禮生宣唱升座離席,離席前並有犒賞,由主神或客神之主客發賞,以賞賜各效勞生之辛苦。
|
|

犒軍 地點:石泉朱王廟741 次觀看廟宇舉辦「犒軍」的目的在招待神將及兵馬。一般廟宇中供奉的神明生日時,「王爺」繞境到有交誼的廟宇休息時,每月農曆初一、十五時,會在廟埕舉行「召營」及「犒軍」,村民家家戶戶須準備菜飯牲醴,該廟亦須舉行儀式,以便招待轄區或過境的神兵,也須準備馬草,以餵食馬匹。
|
|

繞境 地點:澎湖天后宮670 次觀看用神轎將廟宇的神明,抬到大街小巷繞行,或者抬到別的社里;或者用船載著神明繞行海域,都可以稱為「繞境」,但這是較為廣義的說法,依此說法,則用飛機空中繞行,也可稱之繞境了。
這是繞境前小法用淨鞭在船上向神龕開鞭洗淨的儀式,意思是神明請入神龕前,必須是潔淨無污穢的。
|
|

巡海 地點:澎湖天后宮641 次觀看這是近幾年來,澎湖天后宮天上聖母暨闔澎多數廟神共同參與的海上繞境活動。巡察海域的船隻是漁船,在漁船上加裝神龕,並且油漆彩妝得非常亮麗。各廟神祇與旗幟,由主事人員等護送上船後,船隊開航出巡海域,每經過一處港口,該村會在碼頭擺設香案,並有鄉老跪地或乩童迎接,若登陸港口,則廟字會派神輿迎接,場面極為壯觀。
巡海之主要目的在求海域妖邪的掃除,使船行平安,漁利廣進。
|
|

乞龜 地點:澎湖天后宮779 次觀看「乞龜乞綵乞平安」,澎湖的乞龜活動,其用意都是在乞求平安。澎湖乞龜的民間信仰活動,也是元宵節的民俗活動之一。因為龜是四靈之一,到廟中乞龜者,口中念念有詞,都是向神明祈求增福、求嗣,或討海滿載的心願,並約定明年奉還原龜或加還的心願。還龜時可要放上一串鞭炮,也代表著一年以來事業的有成。
乞龜的種類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有很大的變化,從最早的「鳳片龜」、「糯米龜」到「金錢龜」、「金龜」、「米龜」、「果凍龜」等。這是澎湖天后宮用小包米堆塑而成的大米龜。
|
|

過平安橋 地點:澎湖天后宮817 次觀看 「過平安橋」也是在澎湖地區在元宵節時,常見的一種民俗活動,大都由廟宇所主持。另外在廟宇主神誕辰時,也會辦理「造橋過限」的儀式,所以「過七星平安橋」,可說是澎湖的一項宗教活動。雖然其形制作法各地簡繁不一,但都是用來消災解厄,制煞除穢的。透過七星的防煞解厄,祈求「主命祿籍」的北斗星君庇護賜福,保祐平安如意。
|
|
60 張圖片,共 5 頁 |
 |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