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
相簿 |
圖片 |
|
8 |
600 |

|
600 張影像於 8 個相簿及 1 個類別, 有 0 個留言, 被觀看 374528 次 |
隨機圖片 |

文石印章 地點:通樑753 次觀看這種擺設觀賞多於實用的文石印章,近年來,由於噴砂科技的研發,於是利用噴砂機具雕刻為藏書章;形狀也由早期的橢圓形或圓形,增添了四方形。
|
|

進士第647 次觀看蔡廷蘭的後代由於外移他鄉,古厝無人居住,其建築架構猶在,然處處斷垣殘壁,在斑剝的石牆壁上,留下了經歷風霜的痕跡。
|
|

玄武岩質岩脈 地點:姑婆嶼402 次觀看岩脈在澎湖地區發現的,都是屬於侵入岩之淺成岩。這也是岩漿以裂隙方式噴發,但在圍岩內冷卻的結果,一般都呈現長條狀。當岩脈週圍的其他岩層風化剝離後,岩脈就呈現出來。
|
|

灘岩 地點:牛心山附近333 次觀看其組成成份大部份是珊瑚碎屑、貝殼碎片的海沙,再由石灰質膠結而成。由於沈積環境在水中,所以水平層理非常清楚。
|
|

壺穴 地點:大貓嶼292 次觀看這是澎湖發現到最大的壺穴,在大貓嶼的海蝕平台上。
|
|

鎮風塔 地點:後窟潭(重光里)855 次觀看 位於陸地上的石塔,不論處在山邊海側或村落週邊,因具有鎮風的功用,所以一般稱之為「鎮風塔」。這裡所指的風是帶有煞氣的風,是會讓人畜不安的邪風,所以鎮風塔也是在驅邪鎮煞,保護村民的。
這是座落在後窟潭的「凌霄寶塔」,位於村落西側距海不遠的山坡上,是一座九層的石塔,塔頂安置葫蘆一個,維護得相當完好。
|
|

鐵質石英砂岩 地點:竹灣西北286 次觀看這是覆蓋在地表的鐵質砂岩(棕褐色部分),其下面為風化紋,顏色非常鮮艷。
|
|

龍葵:茄科 食用植物433 次觀看大家好!我是龍葵。竹灣人叫我烏染仔。我的花很像番茄花,但花冠是白色的。我全身都可以吃,像我的嫩葉可說是最美味的野菜,可以炒食煮湯煮粥;我的果實青綠轉黑後可以吃,但不能吃太多了,吃多了對胃可不好。
|
|
最新上傳 |

鐵質石英砂岩 地點:西嶼717 次觀看此砂岩全由石英砂和褐鐵礦膠結而成,顏色呈棕褐色,其中白色者即為石英砂粒,其厚度最可達2公尺左右。由於膠結非常堅固,常被挖掘當作房屋建築及防風牆圍築的材料。
十二月 30, 2006
|
|

剪黏 地點:後寮威靈宮879 次觀看 剪黏又叫「剪花」,其製作過程是先以鐵線為骨架,再以灰泥塑雛形,然後剪裁各種顏色的陶瓷片黏貼在造形上,若是人物則臉部另以陶土捏塑燒好後才嵌上。
近年來,彩色玻璃也加入剪黏的行列,色彩於是更加豔麗。近期重建的廟宇,廟頂上是花團錦簇,亮麗非凡,可說都是剪黏的功勞。十二月 27, 2006
|
|

交趾陶 地點:澎湖天后宮871 次觀看 這是澎湖天后宮三川步口的虎堵,也是澎湖所見最大的交趾陶,小虎抬腳逗著老虎玩,老虎微露嘴巴,露出兩顆牙齒,所以稱為「露齒虎」。畫面構圖簡潔,老虎造形樸拙有趣,虎腳下的土坡以火山渣綴飾,極具鄉土氣息。十二月 27, 2006
|
|

泥塑剪黏 地點:澎湖天后宮888 次觀看 這是日據時(民國十二年),澎湖天后宮重建的龍堵作品。先以灰泥在牆上塑造大龍、小龍、龍珠和雲層,大龍在雲端裡鑽進穿出,故稱為「穿雲龍」;然後再在龍身上,貼上用綠色瓷碗剪成的鱗片,用色簡單,線條簡明,極具巧思。十二月 27, 2006
|
|

泥塑 地點:二崁陳家古厝865 次觀看 泥塑是以灰泥塑形後,在表面上塗漆、洗石子或以線畫修飾的建築裝飾作品。由於造價不高,作品尺寸也可隨需要而調整,因此在澎湖地區廣受歡迎,無論廟宇、傳統民宅或西式洋樓,都常見其蹤影。
這是二崁陳家古厝仿巴洛克式風格的泥塑,正中央安置了一個時鐘,在民國元年的當時是極為先進的。十二月 27, 2006
|
|

交趾陶 地點:澎湖天后宮1023 次觀看 交趾陶也常稱做「交趾燒」,是一種多彩軟陶,其材料可塑性大而造形生動,又多在釉藥中添加鉛做為助熔劑,燒成的溫度甚低,因此色彩亮麗,光澤動人。但因表面含有鉛毒,故不宜把玩。
這是澎湖天后宮三川殿下脊前面的人物交趾陶,正脊上面的「龍馬負圖」則屬於泥塑剪黏。
77泥塑 地點:二崁陳家古厝十二月 27, 2006
|
|

彩磚 地點:大赤崁838 次觀看 這是果類及花卉造形的彩磚,尤其中間的果類造形,有壽桃及石榴,壽桃象徵長壽;石榴則象徵著多子,符合了屋主的期許心願。十二月 27, 2006
|
|

彩磚 地點:東吉891 次觀看 彩磚在澎湖的老房子上,出現的頻率相當高,其瑰麗的色彩、多變的樣貌、討喜吉祥的題材,頗受民間普遍的喜愛。因此,大多用以裝飾門面,不論是傳統樣式的合院建築或日式的洋樓,均曾大放過異彩,彩磚也成為澎湖民宅建築中的另一個特色。
這是洋樓上成列的花卉彩磚,色彩瑰麗,爭奇鬥豔。十二月 27, 20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