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
相簿 |
圖片 |
|
8 |
600 |

|
600 張影像於 8 個相簿及 1 個類別, 有 0 個留言, 被觀看 383677 次 |
隨機圖片 |

釋迦牟尼佛 2369 次觀看 釋迦牟尼佛是佛教的教主,備受世人尊敬,一般都尊稱為「釋迦牟尼」,或「釋迦如來」、「釋迦世尊」、「釋迦佛祖」,民間簡稱為「佛祖」、「佛陀」或「釋迦佛」。「釋迦」是北印度的種族名,是能仁的意思,「牟尼」則有寂靜的意義。
釋迦牟尼佛本名薩婆悉達多,是西元前一0一六年,即周昭王二十六年四月八日,生於中印度的迦毗羅衛城,父為淨飯王,係城主,母是摩訶摩耶王后。「釋迦佛」生下不久就能步行,走了七步,喃喃指天宣誓說:「我是人中最偉大而最尊貴的覺者,我要廣渡救濟眾生。」話畢之後,天上忽然如瀑布般瀉下兩股淨水,一股溫和,一股清涼,給王子沐浴,眾天神騰雲駕霧於天空奏樂張蓋,慶祝王子的誕生。因此佛教徒訂這一天為「浴佛節」,每年此時隆重慶祝「釋迦佛」的誕生。
釋迦牟尼佛出生後不久,母親病逝,由姨母撫育長大,並接受名師教育,成為允文允武的青年,十七歲與耶輸陀羅公主結婚。二十九歲時,一日驅車出城遊玩,目睹路旁屍骨橫陳,引發憐憫人類生、老、病、死的苦痛,深悟世間之無常,決意離家修道,隱居苦行林,達六年之久,仍無法證果。後來移至伏樓頻螺村的菩提樹下,敷草結跏趺坐,誓言「不成正覺,終不起坐」。禪定之後,綜合歷年所學,理出一個體系,於四月十五夜,忽見一顆明星而大悟,成為大覺世尊,時年三十五歲。
釋迦牟尼以其所領悟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真理,來普度眾生,赴印度各地傳教,佛教徒人數與日俱增,並建立竹林精舍,為佛陀及諸弟子住宿場所,這是佛教最初的「伽藍」,即是今天所稱的寺院。
佛陀率團不斷在恆河周圍講道,直到七十九歲,才結束四十四年的佈教生涯,圓寂(逝世)於金河的婆羅雙樹之下,時為周穆王五十三年(西元前949年)二月十五日。
佛教在東漢明帝永平十年(西元65年)傳入我國,臺澎之佛教,係自明鄭時代傳入,目前澎湖地區以「釋迦牟尼佛」為主神的寺廟,計有朝陽潮音寺、朝陽菩提寺、安宅彌陀寺、東文明見寺、光復法界寺、鎖港善導寺、裡普德寺,光明信願寺、西溪西泉寺、城北圓通寺、紅羅開蠻寺、港子眾安寺、山水西佛寺、東衛海天佛剎等。
|
|

辟邪物 地點:大赤崁466 次觀看 這是烘爐的辟邪物,多安置於屋脊或門樓正中之處,其功能除了鎮邪破煞之外,也藉由爐中放置的木炭,祈求爐火旺盛,財源旺、人丁盛,並能除濕去穢。澎湖除了常見把烘爐安置於屋脊及門樓外,也有擺設在馬背上的,但卻不像金門有二、三個並列連排在一起的。
|
|

松島艦紀念碑942 次觀看 位於風櫃蛇頭山北方海岸,日據時代,日艦松島艦發生爆炸,導致日軍損兵折將,死亡的日籍官兵葬於此處,日軍並矗立松島紀念碑以為憑弔。
|
|

福德正神 地點:竹灣福德廟1732 次觀看福德正神即為「土地公」。臺澎民間也稱「福德爺」、「土地公伯」、「伯公」、「后土」,或者簡稱「土地」的。福德正神係福祿神祇的意思。土地公乃是古代社稷崇拜的變體,目前本省守護墓地的土地公則也稱為「后土」。
關於土地公是人鬼的傳說很多。一說土地公係周代一位上大夫的家僕,名叫張明德。因其主人在遠地擔任官職,張明德陪伴主人愛女尋父,中途遇到大風雪的侵襲,他為挽救受凍小女主人的生命,自己反而凍死了。臨終時,空中忽然出現「南天門大仙福德正神」九個大字。後來這位上大夫因感念忠僕捨身成仁的忠義,為他塑像建廟供奉,周武王也封贈「后土」。又有孟姜女挽老翁為她丈夫守墓而成為「后土」的傳說。
土地公的信仰和農業社會實有密切的關係,民間祭祀土地公,目地在求風土、農作等的豐富,因此土地公廟到處可見。土地公的神格不高,但是他被視為造福鄉里、施德萬民的「福德正神」,土地公廟一般由於規模不大,但數量卻多的無法統計,用「田頭田尾土地公」的俗語來形容,倒也十分恰當。
臺澎民間十分重視土地公的祭祀,把祭祀土地公叫做「做牙」,每逢農曆初二、十六生意人都要拜拜,而以農曆二月二日土地公的生日叫做「頭牙」及十二月十六日的祭拜稱做「尾牙」最為隆重,足見這福祿慈祥的土地公,在民間心目中的地位。
澎湖地區「福德正神」的廟宇,比較有眾多信徒的,計有啟明里的福德祠、中央里的景福祠、鳥嶼福德宮、竹灣福德祠、竹灣福德廟、池西福德廟、合界福德宮、吉貝福德宮等。
|
|

旋毛管蟲2183 次觀看旋毛管蟲及大旋鰓蟲是所有海洋多毛類管蟲種類中體態最優美的,牠的冠頂色彩多采多姿,是由輻射細絲狀的羽鰓分枝從頭部伸展出來的。其羽鰓具有呼及獲取食物兩種功能,在海中常常可以見到牠們伸出羽狀鰓濾食水中的浮游生物。羽狀鰓對光線反應十敏分銳,潛水者靠近時的光線變化,常令牠們迅速縮回棲管裡,管蟲喜歡棲著在珊瑚礁上,尤其在有強勁潮流影響所圍繞的海域,常常有牠們棲息的蹤影。
|
|

三斑圓雀鯛873 次觀看屬雀雕科,俗稱三點白,體色通常呈暗褐色到黑色,並有淡色斑點在背鰭硬棘下方之側線附近;成魚淡色斑不明顯,而幼魚時白色明顯,且有另一斑於頭前,與海葵有共生行為。最大體長約十公分左右,棲息於礁池或水深一~五十五公尺之礁體斜面旁。
|
|

氣孔 地點:將軍767 次觀看文石主要生成於玄武岩的氣孔或裂隙中。玄武岩的熔岩流從地下噴出後,溫度急速下降,壓力減低,岩漿中的氣體因而膨脹逸出,但若來不及逸出者,則會在岩石內形成大量的氣孔;此外岩漿在冷卻收縮時,會因張力的作用而形成節理。這些氣孔和節理的裂隙,即是形成文石的先決條件,但亦非所有的孔隙必含有文石。
|
|

位於興仁里進士第公園內的蔡廷蘭銅像584 次觀看
|
|
最新上傳 |

鐵質石英砂岩 地點:西嶼730 次觀看此砂岩全由石英砂和褐鐵礦膠結而成,顏色呈棕褐色,其中白色者即為石英砂粒,其厚度最可達2公尺左右。由於膠結非常堅固,常被挖掘當作房屋建築及防風牆圍築的材料。
十二月 30, 2006
|
|

剪黏 地點:後寮威靈宮890 次觀看 剪黏又叫「剪花」,其製作過程是先以鐵線為骨架,再以灰泥塑雛形,然後剪裁各種顏色的陶瓷片黏貼在造形上,若是人物則臉部另以陶土捏塑燒好後才嵌上。
近年來,彩色玻璃也加入剪黏的行列,色彩於是更加豔麗。近期重建的廟宇,廟頂上是花團錦簇,亮麗非凡,可說都是剪黏的功勞。十二月 27, 2006
|
|

交趾陶 地點:澎湖天后宮877 次觀看 這是澎湖天后宮三川步口的虎堵,也是澎湖所見最大的交趾陶,小虎抬腳逗著老虎玩,老虎微露嘴巴,露出兩顆牙齒,所以稱為「露齒虎」。畫面構圖簡潔,老虎造形樸拙有趣,虎腳下的土坡以火山渣綴飾,極具鄉土氣息。十二月 27, 2006
|
|

泥塑剪黏 地點:澎湖天后宮899 次觀看 這是日據時(民國十二年),澎湖天后宮重建的龍堵作品。先以灰泥在牆上塑造大龍、小龍、龍珠和雲層,大龍在雲端裡鑽進穿出,故稱為「穿雲龍」;然後再在龍身上,貼上用綠色瓷碗剪成的鱗片,用色簡單,線條簡明,極具巧思。十二月 27, 2006
|
|

泥塑 地點:二崁陳家古厝882 次觀看 泥塑是以灰泥塑形後,在表面上塗漆、洗石子或以線畫修飾的建築裝飾作品。由於造價不高,作品尺寸也可隨需要而調整,因此在澎湖地區廣受歡迎,無論廟宇、傳統民宅或西式洋樓,都常見其蹤影。
這是二崁陳家古厝仿巴洛克式風格的泥塑,正中央安置了一個時鐘,在民國元年的當時是極為先進的。十二月 27, 2006
|
|

交趾陶 地點:澎湖天后宮1034 次觀看 交趾陶也常稱做「交趾燒」,是一種多彩軟陶,其材料可塑性大而造形生動,又多在釉藥中添加鉛做為助熔劑,燒成的溫度甚低,因此色彩亮麗,光澤動人。但因表面含有鉛毒,故不宜把玩。
這是澎湖天后宮三川殿下脊前面的人物交趾陶,正脊上面的「龍馬負圖」則屬於泥塑剪黏。
77泥塑 地點:二崁陳家古厝十二月 27, 2006
|
|

彩磚 地點:大赤崁848 次觀看 這是果類及花卉造形的彩磚,尤其中間的果類造形,有壽桃及石榴,壽桃象徵長壽;石榴則象徵著多子,符合了屋主的期許心願。十二月 27, 2006
|
|

彩磚 地點:東吉902 次觀看 彩磚在澎湖的老房子上,出現的頻率相當高,其瑰麗的色彩、多變的樣貌、討喜吉祥的題材,頗受民間普遍的喜愛。因此,大多用以裝飾門面,不論是傳統樣式的合院建築或日式的洋樓,均曾大放過異彩,彩磚也成為澎湖民宅建築中的另一個特色。
這是洋樓上成列的花卉彩磚,色彩瑰麗,爭奇鬥豔。十二月 27, 20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