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機圖片 - 澎湖鄉土教材幻燈片 |

文石雕刻 地點:通樑591 次觀看這是命名為「吉鹿」的文石雕刻創作,利用通樑文石所雕琢。是屬於透雕技法的作品,方法是鏤空其背景,使作品呈現穿透狀,加強作品的景深。作者以不同姿態的梅花鹿,配上一叢竹子,雕刻細緻,栩栩如生,是案几飾物,也是把玩的珍品。
|
|

吊筒 地點:安宅周王廟434 次觀看 這也是花籃吊筒,雕刻的手藝則強了些,除了花籃鏤空外,紋路線條的刻畫也較講究了。
|
|

哪吒太子 地點:大赤崁龍德宮3129 次觀看哪吒太子即為「中壇元帥」,或稱為「大羅仙」、「太子元帥」、「金環元帥」、「金康元帥」、「羅車太子」、「玉皇太子爺」,民間一般簡稱「太子爺」,俗名李哪吒,為托塔天王李靖的第三個兒子,所以又稱「哪吒三太子」。
哪吒太子傳說是靈珠降世,其父李靖為陳塘關守將,母親姚氏懷胎三年六個月才生下了一個肉球,剖開肉球竟然是個俊美男嬰,便取名為哪吒。長大後拜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門下,學得一身非凡的武藝,具有隱身土遁等法術。曾與東海龍王三個太子戰鬥,哪吒法力高強擊敗龍王太子,敖丙並被打死抽了筋,自認犯了滔天大罪,為了不連累父母,自己剖腹剔腸還給其母,剜骨刻肉還其。了結生命後,靈魂無依,四處飄泊,其師太乙真人心生憐憫,以「蓮花化身」術,重生其命。後協助武王伐紂,幫姜子牙進軍殷都朝歌,完成周朝大業,功勳斐然。
傳說哪吒太子也是玉皇上帝駕前的神將大羅仙,統帥天上東、西、南、北、中五營,所以又稱「中營神將」或「中營大將軍」。玉皇上帝為鎮壓人間妖魔鬼怪,特派他降世為李靖的第三子,當哪吒降妖時,馬上變成一尊三頭九眼八臂,身長六丈的神,頭冠金環,口吐青雲,足踏風火輪,騰雲駕霧,呼風喚雨,神力無邊。
一般廟宇中,哪吒太子神像以站姿居多,一腳站立,一腳踩著風火輪,身穿鎧甲,配著一條混天綾,左手握著乾坤圈,右手提著火尖槍。除了廟宇的主神外,也是所有廟宇的從祀神。
澎湖地區奉祀「哪吒太子」為主神的廟宇,計有大赤崁龍德宮、潭邊東明宮、鎮海福安宮、員貝龍興宮等四座。
|
|

西嶼燈塔529 次觀看 位於澎湖漁翁島西南端,即西嶼外垵西方的海岸,是昔日臺灣與廈門之間主要航線上的目標,此區海域波濤洶湧,風霾迷濛,夜間船隻每每不易辨識方位,因而有此燈塔的設立,目前列為二級古蹟。
西嶼燈塔為清乾隆四十三年(西元1778年)由澎湖通判謝維祺奉臺灣府知府蔣元樞之命,募款興建,原為七級石塔,建在漁翁島外垵高地上。塔上每夜燃點燈火,奉祀塔前廟宇之天上聖母,作為臺廈間船舶航行之目標,這是沿海導航標誌的嚆矢,亦是臺省早期唯一有記載可據的燈塔,後因歷經風災,塔前廟宇傾圮,致該燈塔無人照顧。
道光八年重修廟宇,並在七層八角形花崗石塔內各裝樓梯,上裝三尺高之三段玻璃製燈籠。該塔院內尚保存「西嶼塔燈碑記」石碑一座。現今這座燈塔是光緒元年由海關另建的新式燈塔,塔高38尺,距水面15丈8尺,塔身為圓形鐵造,清爽雅致,光度可達15海浬,以利過往船隻的航行。
|
|

香茹:菊科 涼茶植物502 次觀看嗨!大家好,我的名字叫香茹。我開著小黃花、線形羽狀深裂的葉子。我的身上有一股香味,聞起來非常清爽。我是澎湖最常見的青草茶,很多媽媽常煮起來給家人喝。澎湖農會把我做成茶包!泡起來味道還不錯喔!
|
|

柱狀節理玄武岩 地點:大果葉312 次觀看從這裡可以瞭解柱狀玄武岩節理的情景。
|
|

文石雕刻 地點:將軍973 次觀看這是「松鶴延年」雕刻作品的反面,作者將墨綠色及棕褐色等部份加以拋光,並把它浮雕,以加深其輪廓。
|
|

浮雕 地點:後寮威靈宮542 次觀看 這處浮雕採用青斗石雕鑿,青斗石產於大陸福建一帶,主要成份是石英與綠色礦物。近幾年來,澎湖的寺廟建築的石雕,大都採用此種石材。
這一浮雕刻的是花鳥圖案,有鳳凰、喜鵲、牡丹花等。
|
|
| 最新上傳 - 澎湖鄉土教材幻燈片 |

鐵質石英砂岩 地點:西嶼752 次觀看此砂岩全由石英砂和褐鐵礦膠結而成,顏色呈棕褐色,其中白色者即為石英砂粒,其厚度最可達2公尺左右。由於膠結非常堅固,常被挖掘當作房屋建築及防風牆圍築的材料。
十二月 30, 2006
|
|

剪黏 地點:後寮威靈宮916 次觀看 剪黏又叫「剪花」,其製作過程是先以鐵線為骨架,再以灰泥塑雛形,然後剪裁各種顏色的陶瓷片黏貼在造形上,若是人物則臉部另以陶土捏塑燒好後才嵌上。
近年來,彩色玻璃也加入剪黏的行列,色彩於是更加豔麗。近期重建的廟宇,廟頂上是花團錦簇,亮麗非凡,可說都是剪黏的功勞。十二月 27, 2006
|
|

交趾陶 地點:澎湖天后宮904 次觀看 這是澎湖天后宮三川步口的虎堵,也是澎湖所見最大的交趾陶,小虎抬腳逗著老虎玩,老虎微露嘴巴,露出兩顆牙齒,所以稱為「露齒虎」。畫面構圖簡潔,老虎造形樸拙有趣,虎腳下的土坡以火山渣綴飾,極具鄉土氣息。十二月 27, 2006
|
|

泥塑剪黏 地點:澎湖天后宮926 次觀看 這是日據時(民國十二年),澎湖天后宮重建的龍堵作品。先以灰泥在牆上塑造大龍、小龍、龍珠和雲層,大龍在雲端裡鑽進穿出,故稱為「穿雲龍」;然後再在龍身上,貼上用綠色瓷碗剪成的鱗片,用色簡單,線條簡明,極具巧思。十二月 27, 2006
|
|

泥塑 地點:二崁陳家古厝917 次觀看 泥塑是以灰泥塑形後,在表面上塗漆、洗石子或以線畫修飾的建築裝飾作品。由於造價不高,作品尺寸也可隨需要而調整,因此在澎湖地區廣受歡迎,無論廟宇、傳統民宅或西式洋樓,都常見其蹤影。
這是二崁陳家古厝仿巴洛克式風格的泥塑,正中央安置了一個時鐘,在民國元年的當時是極為先進的。十二月 27, 2006
|
|

交趾陶 地點:澎湖天后宮1064 次觀看 交趾陶也常稱做「交趾燒」,是一種多彩軟陶,其材料可塑性大而造形生動,又多在釉藥中添加鉛做為助熔劑,燒成的溫度甚低,因此色彩亮麗,光澤動人。但因表面含有鉛毒,故不宜把玩。
這是澎湖天后宮三川殿下脊前面的人物交趾陶,正脊上面的「龍馬負圖」則屬於泥塑剪黏。
77泥塑 地點:二崁陳家古厝十二月 27, 2006
|
|

彩磚 地點:大赤崁880 次觀看 這是果類及花卉造形的彩磚,尤其中間的果類造形,有壽桃及石榴,壽桃象徵長壽;石榴則象徵著多子,符合了屋主的期許心願。十二月 27, 2006
|
|

彩磚 地點:東吉930 次觀看 彩磚在澎湖的老房子上,出現的頻率相當高,其瑰麗的色彩、多變的樣貌、討喜吉祥的題材,頗受民間普遍的喜愛。因此,大多用以裝飾門面,不論是傳統樣式的合院建築或日式的洋樓,均曾大放過異彩,彩磚也成為澎湖民宅建築中的另一個特色。
這是洋樓上成列的花卉彩磚,色彩瑰麗,爭奇鬥豔。十二月 27, 20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