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鄉土教材線上藝廊


首頁 :: 登入
相簿目錄 :: 最新上傳 :: 最新留言 :: 熱門圖片 :: 最高評分 :: 我的最愛 :: 搜尋

最新上傳
2-7-17.jpg
柱 地點:西文祖師廟526 次觀看柱的主要作用在支撐屋頂下壓的重量,並且把重量分散到台基,由其使用地位不同而有各別的稱呼,一般位在廟宇三川步口的稱為「龍柱」、位在室外檐廊下的稱為「檐柱」、位在山牆中央部位的稱為「山柱」、位在兩山柱之間的稱為「中柱」、位在室內,但除了山柱與中柱以外的柱子統稱為「金柱」。這是廟宇的龍柱,採用福建出產的青斗石打造雕刻的。十二月 27, 2006
2-7-18.jpg
柱 地點:西文祖師廟404 次觀看一般廟宇在三山步口(廟宇入口簷下),都會有二根龍柱。所謂龍柱即是在石柱上雕刻著蟠龍,有的是一根石柱上雕著一條龍,有的是一根石柱上雕著二條龍,有的更配上八仙或歷史人物;有的線條刻畫簡潔,有的線條刻畫繁複。十二月 27, 2006
2-7-19.jpg
柱 地點:後寮威靈宮407 次觀看除了龍柱外,一般廟宇的金柱,都會雕刻對聯,但衙署內的柱子有的是不留任何字跡。柱子的材質,早期除了木柱外,以玄武岩柱及花崗岩柱居多;六十年代時,則以水泥柱或大理石柱居多,近期則又為青斗石柱所取代。至於形狀,則有圓形、四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梭形等。十二月 27, 2006
2-7-20.jpg
鳥踏 地點:內垵490 次觀看在山牆牆面上砌成凸出的水平線條,稱之為鳥踏。鳥踏一般有單線和雙線兩種。通常以燕尾磚營建,以突顯線條的醒目,有的以龜殼礁砌建,以取得牆面的柔和。十二月 27, 2006
2-7-11.jpg
石門枕 地點:澎湖天后宮567 次觀看廟宇邊門的門柱前,多數都有石門枕。石門枕和石鼓、石獅同樣具有穩定門柱的功能。石門枕的側面雕刻著麒麟、花鳥等,有的只以線條點綴。十二月 27, 2006
2-7-12.jpg
石門虎 地點:西文聖真寶殿484 次觀看石門枕因為形狀有如箱子,所以又稱為門箱。又因為早期生活較為困苦,乞丐往往坐在此地向進出廟宇上香的香客乞討,所以也稱為乞丐石。今天大家生活富足了,這種景象不再有了,但大家應知惜福才對。十二月 27, 2006
2-7-13.jpg
古厝 地點:沙港526 次觀看古厝是澎湖的傳統民宅,一幢古厝,可以分為「正身」、「間仔」、「內埕」、「外埕」四個部份,一般寬約10公尺,進深則沒有一定的形制,有的具有後庭與前庭,有的間仔較長的,可以隔成二個或三個房間;有的前庭與「間仔」的屋頂用尺二紅磚舖成平頂的磚坪。所以一間古厝的規模,端視屋主建屋經費及建地的是否足夠來決定了。十二月 27, 2006
2-7-14.jpg
牆堵 地點:許家515 次觀看牆堵隨著屋身部位的不同而名稱各異。這是位於靠近地面的地方,所以稱為裙堵,其建材採用海中挖取的石(化石珊瑚礁),用斧頭整治平齊後砌建,四周採用外來的「燕尾磚」框邊,白色的石配上鮮紅帶黑色斜紋的燕尾磚,顯現的格外醒目。十二月 27, 2006
2-7-15.jpg
牆堵 地點:池東673 次觀看傳統建築的門面,因為是展現屋主財富的重要位置,所以建築講求華麗,一般較富有的多有木雕或石雕裝飾,雕鑿的精緻程度也會隨視線和實用上的考量而有所變化。這間古厝雖有些敗壞,但門框用整支玄武岩柱打造;三爪窗也採用玄武岩打造;見光半截的裙堵,也用玄武岩鑿成長方形,再以「丁字砌」建造,女兒牆則採用鏤空上釉花磚點綴;門樓採用凹壽式(倒吞)手法,造形非常典雅;轉角下段採用玄武岩柱,上段則用燕尾磚砌建,顯得相當突出與搶眼。十二月 27, 2006
2-6-96.jpg
大小雞善嶼426 次觀看雞善嶼位於湖西鄉北寮村北北東方約4公里的海域,由大小雞善兩座島嶼組成,退潮時兩島相連,可以步行往來,大小雞善嶼是典型的玄武岩方山台地,四周海崖的柱狀節理非常壯觀,節理面多為六角形,稜角分明。長短高低、變化多的柱狀玄武岩筆直屹立海中,氣勢雄壯,為愛好地質攝影者不可錯過的地方。而每年燕鷗繁殖期,雲集的鳥兒,更為島上增添迷人的風采。十二月 27, 2006
2-6-97.jpg
大雞善嶼265 次觀看十二月 27, 2006
2-6-98.jpg
小雞善嶼272 次觀看十二月 27, 2006
600 張圖片,共 50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