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
相簿 |
圖片 |
|
8 |
600 |

|
600 張影像於 8 個相簿及 1 個類別, 有 0 個留言, 被觀看 350080 次 |
隨機圖片 |

五營火 地點:中屯永安宮947 次觀看新廟落成入火大典中,必先請壇發「五營火」,發火時,由小法五人各執發火符,先由南營發火,其他各營同時接著點發。
當「五營火」熊熊燃燒之際,小法必須繞著五營火進行「巡營」的儀式,小法穿梭於火堆中操營,五營操營完畢,才能進行「開火」儀式。
|
|

微輝長斑岩 地點:望安天台山422 次觀看微輝長斑岩直立的板狀節理,使得岩塊可以平整的小塊崩落。
|
|

文石印章 地點:通樑678 次觀看傳統的文石印章,多磨成橢圓形或是圓形,觀賞性多於實用性。印章少有全料材質,多是與玄武岩相間,文石則成為章面的主構圖,在不同色澤的對比效果下,墨綠色、鑲金邊的文石,更顯出華貴的寶氣。
|
|

巨獅風景區314 次觀看鯉灣到大獅風景區之間,為連續的柱狀玄武岩海岸,由於海蝕不斷,形成多處海蝕溝與海蝕洞,非常壯觀,尤以大獅風景區最奇特,此地有一交錯熔岩經海蝕後,狀似蹲坐的雄獅,景致千變萬幻。
|
|

樨鷸341 次觀看算是在澎湖所能觀察到的最小鷸科普遍冬候鳥,嘴短,身長約15公分,夏羽
時頰至上胸為紅褐色,是最明顯的特徵,腳步迅速,動作敏捷,以菜園濕地為
最大渡冬區。
|
|

裡海水浴場323 次觀看除了假日遊客較多之外,平時幽靜如世外桃源
|
|

中社古厝310 次觀看原名花宅古聚落,於清康熙年間形成,迄今已有三百餘年的歷史。民國60年,蔣故總統經國先生巡視花宅時,因其地理位置為望安島四村之中,加上全村住宅均為數百年的石建築,是十分難得的百年古厝,因此改名「中社」,是目前澎湖地區保留較完整的集體古厝民宅。
|
|

砂頁岩層 地點:小門274 次觀看這是小門西岸附近的砂、頁岩互層。
|
|
最新上傳 |

鐵質石英砂岩 地點:西嶼679 次觀看此砂岩全由石英砂和褐鐵礦膠結而成,顏色呈棕褐色,其中白色者即為石英砂粒,其厚度最可達2公尺左右。由於膠結非常堅固,常被挖掘當作房屋建築及防風牆圍築的材料。
十二月 30, 2006
|
|

剪黏 地點:後寮威靈宮839 次觀看 剪黏又叫「剪花」,其製作過程是先以鐵線為骨架,再以灰泥塑雛形,然後剪裁各種顏色的陶瓷片黏貼在造形上,若是人物則臉部另以陶土捏塑燒好後才嵌上。
近年來,彩色玻璃也加入剪黏的行列,色彩於是更加豔麗。近期重建的廟宇,廟頂上是花團錦簇,亮麗非凡,可說都是剪黏的功勞。十二月 27, 2006
|
|

交趾陶 地點:澎湖天后宮846 次觀看 這是澎湖天后宮三川步口的虎堵,也是澎湖所見最大的交趾陶,小虎抬腳逗著老虎玩,老虎微露嘴巴,露出兩顆牙齒,所以稱為「露齒虎」。畫面構圖簡潔,老虎造形樸拙有趣,虎腳下的土坡以火山渣綴飾,極具鄉土氣息。十二月 27, 2006
|
|

泥塑剪黏 地點:澎湖天后宮849 次觀看 這是日據時(民國十二年),澎湖天后宮重建的龍堵作品。先以灰泥在牆上塑造大龍、小龍、龍珠和雲層,大龍在雲端裡鑽進穿出,故稱為「穿雲龍」;然後再在龍身上,貼上用綠色瓷碗剪成的鱗片,用色簡單,線條簡明,極具巧思。十二月 27, 2006
|
|

泥塑 地點:二崁陳家古厝826 次觀看 泥塑是以灰泥塑形後,在表面上塗漆、洗石子或以線畫修飾的建築裝飾作品。由於造價不高,作品尺寸也可隨需要而調整,因此在澎湖地區廣受歡迎,無論廟宇、傳統民宅或西式洋樓,都常見其蹤影。
這是二崁陳家古厝仿巴洛克式風格的泥塑,正中央安置了一個時鐘,在民國元年的當時是極為先進的。十二月 27, 2006
|
|

交趾陶 地點:澎湖天后宮984 次觀看 交趾陶也常稱做「交趾燒」,是一種多彩軟陶,其材料可塑性大而造形生動,又多在釉藥中添加鉛做為助熔劑,燒成的溫度甚低,因此色彩亮麗,光澤動人。但因表面含有鉛毒,故不宜把玩。
這是澎湖天后宮三川殿下脊前面的人物交趾陶,正脊上面的「龍馬負圖」則屬於泥塑剪黏。
77泥塑 地點:二崁陳家古厝十二月 27, 2006
|
|

彩磚 地點:大赤崁797 次觀看 這是果類及花卉造形的彩磚,尤其中間的果類造形,有壽桃及石榴,壽桃象徵長壽;石榴則象徵著多子,符合了屋主的期許心願。十二月 27, 2006
|
|

彩磚 地點:東吉850 次觀看 彩磚在澎湖的老房子上,出現的頻率相當高,其瑰麗的色彩、多變的樣貌、討喜吉祥的題材,頗受民間普遍的喜愛。因此,大多用以裝飾門面,不論是傳統樣式的合院建築或日式的洋樓,均曾大放過異彩,彩磚也成為澎湖民宅建築中的另一個特色。
這是洋樓上成列的花卉彩磚,色彩瑰麗,爭奇鬥豔。十二月 27, 20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