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上傳 |

藍點鸚哥魚1248 次觀看屬鸚哥魚科,俗稱芋魚,體長卵圓形,多少側扁。齒全部或大部分癒合為鳥嘴狀,只在上下頷齒前方中央留有齒縫,故有鸚鵡魚之稱,體色起初為黃色,各鱗片中央有藍色,體側有五條藍色橫帶。後來雄魚變為綠色,各鱗片邊緣呈淡紅色,頰部下方有一不規則之綠色寬帶。其為本科魚中最美味的一種,為熱帶沿海礁岩間美麗的魚類。定住性強,尤其是在海流暢通並著生茂盛海藻的岩礁破裂之處,夜間依著海藻停棲,日間才出來索食。主要以海藻蝦蟹為食。十二月 26, 2006
|
|

青嘴龍占801 次觀看屬龍占科,俗稱青嘴仔,體長可達九十五公分,體呈淺灰綠色,腹部灰白色,本種魚的特徵乃在體側鱗片上均具有一晶亮的小藍點,眼下方至吻部亦有三條同色斜帶,常棲息於岩礁區,屬肉食性魚類,以甲殼類、軟體動物及魚類為食。為肉質鮮美的食用魚,以鹽烤更佳。煮味噌湯或薑絲清湯亦味美。十二月 26, 2006
|
|

三線雞魚766 次觀看屬石鱸科石鱸亞科,俗稱雞魚,體長可達六十公分,唇薄,眶間骨窄,以浮游動物為食,故鰓耙細長;體色銀白,體上半有三條寬的黑褐色縱帶,幼魚時尤其明顯,成魚則較或不明顯。本種魚性喜密成群巡游於珊瑚礁區外圍之水層中,以人工魚礁或獨立礁區最常見,以動物性浮游生物為食。屬於船釣較常漁獲之魚種,可煮薑絲清湯或味噌湯,此魚最好吃的方法是加薑片和蔥絲加以清蒸。十二月 26, 2006
|
|

橫帶石鯛707 次觀看屬石鯛科,俗稱萬里散,體卵圓形,甚側扁,兩顎齒成鸚鵡喙嘴狀,軟背鰭及臀鰭高聳,後緣近似垂直,尾鰭略凹入,體灰褐色而帶淡藍色,具七條黑色橫帶,此帶隨成長而消失,吻黑色。十二月 26, 2006
|
|

三葉鸚鯛874 次觀看屬隆頭魚科,俗稱西仔魚,幼魚體白色或淡綠色,吻部淡綠色,體各鱗片具一紅色細橫線,頭部具有許多紅色短線及點。成魚體紅褐色,頭部綠色,體側橫帶較不明顯,各鱗具紅色細橫線,頭部具橙色點及短線。體長可達五十公分,屬珊瑚礁或岩礁區之熱帶魚類,通常於海藻堆中棲息,幼魚亦可在潮池中捕獲。以小魚、甲殼類及軟體動物為食,可作為海水觀賞魚,亦可食用,但肉質並不細嫩,略為粗糙。十二月 26, 2006
|
|

波紋鸚鯛739 次觀看屬隆頭魚科,俗稱蘇眉、龍王鯛,體呈長橢圓形,高大側扁,口小,額頭隆起,背鰭及臀鰭後部延長,尾鰭圓形,體呈綠褐色,且有紅褐色波狀細橫紋,頭部具藍綠細波紋,後方各鱗末具一褐橫紋。十二月 26, 2006
|
|

南洋銀漢魚783 次觀看屬於銀漢魚科,俗稱定鱗,體延長呈柱形略側扁,背部寬厚,腹部稍狹。吻短鈍、眼大、上側位。暖性小型魚類,棲息於河口半淡鹹水域及沿岸內區。以動物性浮游生物為食,為食用魚。十二月 26, 2006
|
|

六線雀鯛792 次觀看屬於雀鯛科,俗稱青玲。體短而側扁,卵圓形。頭小有圓形之輪廓,吻短而鈍,口小,體側有六條黑色橫帶,其中第一條在眼眶上,全長約二十公分,為沿岸岩石間小型魚類,行動活潑迅速,以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時常成群集結游泳,夏季甲殼類為食物,冬春之季則以藻類為食。十二月 26, 2006
|
|

三斑圓雀鯛782 次觀看屬雀雕科,俗稱三點白,體色通常呈暗褐色到黑色,並有淡色斑點在背鰭硬棘下方之側線附近;成魚淡色斑不明顯,而幼魚時白色明顯,且有另一斑於頭前,與海葵有共生行為。最大體長約十公分左右,棲息於礁池或水深一~五十五公尺之礁體斜面旁。十二月 26, 2006
|
|

孟加拉雀鯛787 次觀看屬雀鯛科,俗稱咬破布,體側有七條橫紋,幼魚在尾柄處有一黑斑,全長達十八公分,一般魚類都有二對鼻孔,但雀鯛卻只有一對,顯然是視覺發達,白晝活動的魚類,屬淺層魚類。一般以小甲殼類為食物,但在冬季及春初時,常因飢餓兼食海藻。有釣魚行家以它當活餌釣石斑魚、鱸魚,往往有意外之效果。十二月 26, 2006
|
|

黑帶金鱗魚851 次觀看屬金鱗魚科金鱗魚亞科,俗稱鐵甲兵,全長可達二十七公分,魚體紅色,體側有十一條白色粗縱。胸鰭基底黃色,背鰭、臀鰭、鰭條及胸鰭及尾鰭略為黃色,且背鰭和臀鰭鰭條前方紅色,金鱗魚因鱗片大且櫛粗,有些被俗稱厚殼丁,背鰭及臀鰭的硬棘極粗硬,在釣獲時應小心,以免被刺傷。時常棲息於較淺的岩礁區,屬肉食性,以甲殼類、魚類等為食。十二月 26, 2006
|
|

微輝長斑岩 地點:望安天台山382 次觀看此岩石呈暗灰色或灰黑色,風化面則呈灰黃色,主要礦物成份為斜長石及輝石,其中以斜長石的斑晶特別明顯,長度多達5公厘左右,更長者可及2公分以上。具有緊密而直立之板狀節理,在平面上常顯有放射狀節理,地景非常特殊。十二月 26, 2006
|
|
600 張圖片,共 50 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