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上傳 - 澎湖鄉土教材幻燈片 |

符咒碑 地點:南寮823 次觀看 這是以道教的神祗、符令為主要內容的座石敢當,強調的是「止煞」的功能,所以上刻「泰山石敢當止煞」,但又與符咒相結合,所以又有雷令、太極八卦、七星、天軍天將等,碑頭上的「 」是道教符令的符頭,稱為三清符頭,所謂三清就是太清太上老君、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通天教主等三位。十二月 27, 2006
|
|

符咒碑 地點:大赤崁793 次觀看 這是座落在大赤崁村海岸邊,但現今由於海埔新生地的向外延伸,而變成處於北海遊客服務中心西南方的海崖下。三座符咒碑成ㄇ字形連排,中間一座是「魑魅魍魎」祭殺,左邊一座是南無彌陀佛的佛號,右邊一座是姜太公收邪魔,不但佛、道共同鎮壓,還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北斗七星等的輔佐,可見此地早期是不太安寧的。十二月 27, 2006
|
|

符咒碑(石符) 地點:後寮757 次觀看 符咒碑的主要功能在驅邪、押煞、祈福,設置地點多在村郊、山坡、海邊、路口等,一般在碑上刻有辟邪的圖文符籙及神佛的尊號等。
這是豎立在白沙鄉後寮村威靈宮天前方廟埕的符咒碑,是清代道光二十二年鄉民所設立,碑上刻有「魑魅魍魎」四個大字,據說有鎮懾四方山林川澤的魑魅魍魎之功能,為驅鬼辟邪的一種石碑。
十二月 27, 2006
|
|

磬 地點:吉貝738 次觀看 這也是一種圖象的類似石敢當,座落於吉貝島東側海岸。以黃色的「磬」為圖象,磬也是佛教的法器,也具有驅邪除魔的功能。十二月 27, 2006
|
|

木魚 地點:吉貝750 次觀看 這也是一種圖象的類似石敢當,座落於吉貝港的西南邊。以紅黑相間的「木魚」為圖象,木魚是佛教的法器,具有驅邪除魔的作用。十二月 27, 2006
|
|

類似石敢當 地點:鳥嶼836 次觀看 這是座落在鳥嶼村的「七刀一劍四矢」的類似石敢當,也就是以刀、劍、矢(箭)為圖象的一種辟邪物。
圖象是模擬實物的符號,借用感官對實物的記憶經驗,達到意識上的認同,也就是認為「刀、劍、矢」是具有殺傷力的武器,在此可以嚇阻妖魔鬼怪的入侵,可以達到防禦的功能。十二月 27, 2006
|
|

石敢當 地點:興仁1449 次觀看 石敢當的安放,在澎湖各地住宅、通衢要道、山頂及海邊,都極為常見。
澎湖自古以來,居民以強風飛沙為一種煞氣,非常的恐懼,為了止煞,便豎立頗多的石敢當。但知石敢當是用來鎮妖避邪止煞的,對於石敢當的源流迄今則尚無定論,有的認為「石敢當」是人名,稱為「石將軍」;有的認為這些妖邪煞氣,唯有大山上的石頭,可以堵當,這是對大石崇拜的結果;有的認為周武王時,姜太公封神,最後將自己封為石敢當。到底如何?只怕是沒有答案的。
這是在興仁里西南邊,一號公路旁的一座花崗岩石敢當,上面刻著「太極八卦及泰山石敢當止煞」字樣。十二月 27, 2006
|
|

乩童 地點:望安1430 次觀看 這是望安的女乩童,西安的天后宮、東安的中宮廟、水垵的李王宮等廟宇,由廟中奉祀的主神王爺所選召的女性乩童。
相傳神明選召乩童的條件:一是「八字」與神能契合的,這樣的人比較能為神附身;一是壽命比較短的人,神選他為乩童,是要他為神和人服務以增長其壽命。十二月 27, 2006
|
|

乩童 地點:後寮1585 次觀看 乩童又稱為「童乩」或「壇下」,在澎湖乃指經法師施法後,神靈降在其身上使他跳動,全身顫抖,神智陷入昏迷狀態,而傳達神意者。其在廟宇乩壇作預言、看病、解答疑難問題及指示機宜等,迎神賽會時站在神轎上,隨同繞境巡視;「起童」時,會有「破頭」、「釘刺球」、「插官頭」等表示神威的動作。
澎湖各廟宇大都會有乩童,尤其「請王」或「送王」時,通常王爺更需乩童來傳達旨意,這是後寮威靈宮入火落成大典時的乩童。
十二月 27, 2006
|
|

小法 地點:馬公南海海靈殿1032 次觀看 小法是廟宇法事的執事者,又稱為「法官」或「福官」,其產生方式有的由乩童點選,有的由老法師選拔,有的招募自願者,有的由鄉老選取,一般年齡約在國小階段較適宜。
一般小法需要學會咒語、指法、符籙,並應懂得請壇、開鞭、洗淨、放營、犒軍、召營等儀式。當學成出館時,並需通過操營格界、造橋過限的考等,才能成為真正的「小法」。
這小法在廟宇主神誕辰日的操營及格界儀式。十二月 27, 2006
|
|

大法師 地點:二崁1110 次觀看 在澎湖,大法師稱為「壇頭」或「桌頭」,也有簡稱為法師的。澎湖的大師一般在廟宇辦事,不但要精通法術,而且通曉祀神的儀式,訓練小法師,並主持廟宇年中行事的法事事務;在私壇辦事的,也要精通符籙、咒語、指法等,除能為小孩收驚外,也能為人解決心理上障礙。
澎湖法師的派別「普庵派」和「閭山派」兩大派系,以「普庵派」較居多數。大法師又稱「法師長」、「法宮頭」,由於是神與人溝通的媒介,在漁村裡獲得民眾相當的重視。
這是大法師領著小法在「安營頭」的儀式。十二月 27, 2006
|
|

道士 地點:二崁二興宮1166 次觀看 澎湖的道士,在民間信仰活動中居於極重要的地位,舉凡葬儀祭禮,代人渡死,建醮安厝,祈福求安,中元節作道場功果等,多由道士主持。
澎湖的道士屬烏頭道士,兼修度生與度死。與台灣本島的道士在科儀上大同小異,只不過唸經懺的腔調有點不同而已,至於舞蹈步法則沒有統一的標準,曾經學過武術的大都擅長於「武齣」的動作,學過戲的表演動作則較斯文。
澎湖道士最主要的工作,乃為廟宇神明建醮及人亡時作功德及葬儀,所以一般只能當作副業而已。這是廟宇神明建醮時,道士進行的儀式之一。十二月 27, 2006
|
|
600 張圖片,共 50 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