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圖片 |

文石雕刻 地點:將軍630 次觀看澎湖文石由於質地細緻耀眼,石中有眼,層疊成輪,又有金黃、褐色、墨綠、乳白等顏色變化,加上雕刻技術及工具的進步,雕刻的對象便有佛像、仕女、神仙、花卉、鳥獸、魚蟲及各種文房器玩等,這些雕刻作品可置於淨几書案供賞,因之為人所喜愛。
|
|

馬背 地點:鎮海629 次觀看這是木字形的馬背,也由於線條簡單,製作容易,也是澎湖地區傳統古厝中常見的馬背形式。又由於形似八卦形,又稱之為「八卦頭」。
|
|

剪黏 地點:澎湖天后宮629 次觀看 這是澎湖天后宮正殿前落正脊頂山正面脊堵上的剪黏,題材有獅負香爐及博古架,另有靈芝等奇花異草,還有金魚及鰲魚等。
|
|

錠鉤嶼628 次觀看 錠鉤嶼因形狀猶如船錠而得名,全島由緻密的柱狀玄武岩構成,且含有橄欖岩團塊,由於岩漿流出的方向不一,形成各種不同方向的柱狀節理,再經過風化與海蝕,造形奇特,多樣的海蝕地形,頗有桂林山水的氣勢,故有「小桂林」之稱。
錠鉤嶼地勢起伏大,漲、退潮地形區分明顯,退潮時可登陸撿拾螺貝,冬季時,沿岸礁石上的紫菜,為附近漁民的天然財產。
本島為無人島,每年3~9月總有各種燕鷗至此棲息、捕食、繁殖,數量之多,蔚為奇觀,而特殊的地形,已被列為玄武岩保留區。
|
|

柱珠 地點:澎湖天后宮628 次觀看澎湖天后宮是國家一級古蹟,廟中柱子很多,柱珠的形狀也極具變化,柱珠上的圖案線條也極簡潔,甚至有些柱珠完全留白,讓大家有更多的想像空間。
|
|

窗 地點:西衛628 次觀看這是矩形水泥模灌花窗,表現的主題是「花開富貴、平安如意」。圖案中,牡丹花開,象徵花開富貴;靈芝象徵如意;花瓶及案几(博古架)象徵平安。其中還有金錢、佛手、桃子、石榴等,象徵的是多財、多福、多壽、多男子。
|
|

石滬 地點:七美626 次觀看這是七美頂隙的雙心石滬。石滬是澎湖先民用玄武岩石塊,在海蝕平台上砌成的石牆,其造形有心形、雙心形、半圓形、孤形、線形等,這是一種海中捕魚的陷阱,漲潮時石滬淹沒在水中,魚兒棲游其中,退潮後,滬中的魚出不去,漁民就可以在滬內撈魚了。
|
|

西嶼文石 地點:竹灣625 次觀看西嶼文石的主要產地在合界、池西、外垵三處,其他屬於零星分佈。文石的特徵雖然各地不是完全相同,但都是以黃色系為主體,顏色多為黃色、淺黃色、橘黃色、黃褐色;條紋則具有同心圓或不規則線紋;有的具纖維狀組織,有葡萄狀或杏仁狀的晶癖。
|
|

舖面與柱珠 地點:馬公城隍廟623 次觀看地面舖排的地磚,除了排列不同圖案來增加美感外,並能隱含某些期盼。例如舖成人字紋與丁字紋,即有祈求人丁旺盛的涵意。
柱珠是介於地面和柱子連接的部位,造形與雕刻圖案深具意義,例如琴、棋、書、畫等。
|
|

文石眼 地點:望安西安620 次觀看文石具有同心圓花紋,一圈一圈的組合的,稱之為「眼」。文石以有眼的方為貴重,早期的文石,以黃色有眼的最貴重,後來文石在各處被大量發現後,由於色調變化多端,又各具特色,因此也同受重視,但一般仍以色澤較深,具同心圓花紋─眼的構造的,價值較高。
|
|

懸魚 地點:鎮海618 次觀看在山牆上方屋坡交角處,亦即馬背或燕尾脊下方的三角形頂端部位的裝飾物,就稱做懸魚。懸魚的裝飾有泥塑、交趾陶或剪黏等營造方法,飾物則有磬、花籃、琴、棋、書、畫、瓶案、魚等圖案。
|
|

彩繪 地點:後寮威靈宮618 次觀看 澎湖地區的廟宇非常多,彩繪的題材十分豐富,門神的彩繪安金極為常見。所謂「安金」即是安上金箔,因為金的展延性很強,用金搥製成極薄的薄片,再配合色彩安在木雕作品上,呈現極度高雅與亮麗。
|
|
600 張圖片,共 50 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