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圖片 |

文石欣賞 地點:望安558 次觀看這是在晶洞中所生成的半球狀文石,主要成份是碳酸鈣,多個半球狀文石構成了葡萄狀,但由於受到海浪的磨蝕,表面已經被磨損而失去光澤。
|
|

石獅 地點:東吉啟明宮558 次觀看你看!東吉啟明宮前的這尊石獅很辛苦吧!微開的嘴巴,皺著眉頭,在這兒已經遭受數十個寒暑的風吹雨打太陽晒了,但仍然每天盡忠職責的守著廟口,令人佩服。
|
|

石鼓 地點:馬公城隍廟557 次觀看在石鼓螺紋的下方,一般雕飾著牡丹、梅花、靈芝、仙草,鼓側雕飾雲松、仙鶴,角柱採用竹節,分別象徵富貴、吉祥、長壽與君子風範的代表。因此石鼓也成為廟口另一道的屏障與祈福系統。
|
|

石門虎 地點:西文聖真寶殿553 次觀看石門枕因為形狀有如箱子,所以又稱為門箱。又因為早期生活較為困苦,乞丐往往坐在此地向進出廟宇上香的香客乞討,所以也稱為乞丐石。今天大家生活富足了,這種景象不再有了,但大家應知惜福才對。
|
|

文石雕刻 地點:通樑552 次觀看這是命名為「吉鹿」的文石雕刻創作,利用通樑文石所雕琢。是屬於透雕技法的作品,方法是鏤空其背景,使作品呈現穿透狀,加強作品的景深。作者以不同姿態的梅花鹿,配上一叢竹子,雕刻細緻,栩栩如生,是案几飾物,也是把玩的珍品。
|
|

斗座 地點:澎湖天后宮548 次觀看 這是以八仙的人物與坐騎為題材,承接上方樑木與下方壽樑間的木構件。澎湖天后宮三川殿正面,在「天后宮」廟名牌下面兩樑間,就雕刻有南極仙翁與八仙的斗座,除了人物外,還有不同的坐騎及法器,這樣把八仙的人物造型、坐騎、法器雕刻出來的,稱為明八仙。
|
|

屏堵 地點:澎湖天后宮547 次觀看這是澎湖天后宮正殿屏門的透雕作品,表現的主題是「雪中小萼見英雄」,作品中的小萼是指梅花,英雄則是老鷹。這一作品採用透雕方法處理,亦即把題材上的花鳥以外的部份雕鑿鏤空,再配上長盤圖襯底,顯得非常的高雅。
|
|

濱防風繖形花序美得迷人546 次觀看
|
|

文石雕刻 地點:望安546 次觀看這也是採用西安水庫文石所雕刻的一隻金錢蟾蜍,是文石雕刻家陳世文先生的創作。這是運用圓雕技法所表現的作品,也就是將文石做立體雕刻,從四周任何一個角度都可以欣賞到蟾蜍。這一作品透露著樸實、敦厚、拙默的風情,值得觀賞與把玩。
|
|

隨 地點:澎湖天后宮546 次觀看隨是位於興建物中心軸線平行的兩柱間樑載下方的木構件,上面雕刻的題材多用人物或花鳥,雕刻的方式則採用透雕較多。
|
|

斗座 地點:文澳城隍廟542 次觀看斗座是承接斗栱與樑木,或樑木與樑木間的木構件。目的在傳遞重量,一般都以八仙等人物,獅子、大象、狗、兔等獸類,或者用花草等為題材,由於廟宇中常見以獅子為斗座,所以也常稱為「獅座」。
|
|

石鼓 地點:文澳城隍廟539 次觀看在鼓面上雕飾著仙鶴、雲松與梅花鹿,象徵著長壽與福祿。但欠缺了螺紋的圖飾,失去了「椒圖」的真正涵義。
|
|
600 張圖片,共 50 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