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鄉土教材線上藝廊


首頁 :: 登入
相簿目錄 :: 最新上傳 :: 最新留言 :: 熱門圖片 :: 最高評分 :: 我的最愛 :: 搜尋

熱門圖片
2-6-70.jpg
退潮時由蓮花座觀石柱266 次觀看
1-2-16.jpg
千枚岩脈 地點:花嶼265 次觀看分佈於花嶼東西兩側海岸附近及西北端的一角。這是含有粉砂質的一種沈積岩。由於容易剝離成片狀,散落於岩脈附近,所以不難辨識。
1-2-99.jpg
崖錐 地點:東吉265 次觀看這是東吉島東北側的崖錐地形。在澎湖各島的海岸,尤其是有玄武岩海崖的海岸,其海崖就是造成崖錐地形的環境。一般崖錐的坡度如超過40度,其岩塊又會下落,造成更加寬廣的崖錐地形。圖中黑色玄武岩柱,是殘留在邊坡上的石柱群,近看時猶似身處荒野景色中。
2-6-97.jpg
大雞善嶼265 次觀看
2-6-91.jpg
活龍灘264 次觀看位於員位嶼與鳥嶼之間,近年來形成一個沙灘,且面積不斷增加,當地旅遊業者稱活龍灘或澎澎灘現已發展為游泳、戲水、浮潛等水上活動的最佳場所。
1-2-17.jpg
石英斑岩 地點:花嶼263 次觀看斑岩是淺成岩的一種,是花嶼島上最普遍的岩石,其斑晶以石英為主者,稱為石英斑岩,分佈於花嶼東南岸,因風化嚴重,顏色變成黃灰色或白灰色。
1-2-36.jpg
褶皺 地點:七美龍埕263 次觀看褶皺又稱為「褶曲」,七美龍埕是澎湖最大的一處褶皺地形。
2-6-93.jpg
小白沙嶼沙灘263 次觀看小白沙嶼位於島嶼北方海面上,因島西南方有大片白色沙灘而得名,是游泳、戲水的最佳場所,海底景觀更是美不勝收,為東海上戲水的新天堂樂園。
2-5-12.jpg
田鷸262 次觀看身長約27公分,嘴粗長而直,在澎湖屬於不普遍之冬候鳥,常單獨或兩、三
隻行動,於晨昏中出來覓食,白天則隱入草叢中,因為其保護色甚佳,常常一
動不動的儼如草地的一部分,要仔細觀察才能看到。
2-6-94.jpg
小白沙嶼玄武岩262 次觀看小白沙嶼南部的玄武岩柱狀節理發達,東部和南部均有優美的彎曲狀玄武岩,長約300公尺,高約20餘公尺,景觀相當壯麗。
1-2-95.jpg
裾礁 地點:小白沙嶼261 次觀看裾礁又稱為岸礁或裙礁,是指直接和陸地或島嶼相連的珊瑚礁。澎湖群島四面環海,具有珊瑚礁發育的良好條件,在各島的海濱外都長有數種大小不同的珊瑚礁,這些由生物作用而形成的地形也稱為生物建造地形。
2-5-33.jpg
紅尾伯勞261 次觀看故名思意,此種的尾羽為紅褐色,連背羽亦然,在澎湖屬於過境鳥,在西嶼、
白沙等鄉為最大量過境地,喜停棲在平原中的突出物上,上的族群最多。故很
容易被獵人利用此特性捕殺之,現已列入保育類鳥種,體長約18公分。
600 張圖片,共 50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