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圖片 |

玄武岩景觀 地點:鳥嶼269 次觀看此為平臥的柱狀玄武岩。當玄武岩熔岩流噴發時,在岩頸地區冷卻的玄武岩,由於溫度梯度的分布是垂直方向的,所以節理的結構是水平的。
|
|

磯鷸269 次觀看為本地的冬候鳥,腹側邊有一白色凹缺口甚為明顯,是辨別此種鳥濕地為多。
的最大特徵。體長約18公分,停棲時常尾羽一翹一翹,甚為可愛。
在澎湖算是數量甚多的冬候鳥。幾乎在任何水域地方皆可發現牠的
芳蹤。
|
|

斑頸鳩269 次觀看最明顯特徵為後頸下部至頸側為黑色,其上有白色斑點,故稱之。身長約30公
分,常會停棲在澎湖的電線桿上,碩大身軀很容易辨識。
|
|

壺穴 地點:七美268 次觀看海浪攜帶著石礫在海蝕平台上進行打轉鑽蝕,起初是在平台上磨蝕成一淺穴,當帶有漩渦的海流一再推動這小凹穴的石礫時,會使小凹穴逐漸變深變大,於是就成了壺穴。這是在七美龍埕上成排的壺穴,是澎湖壺穴最多的地方。
|
|

陸連島 地點:時裡的乳仔尖山268 次觀看陸連島是指原先分離的島嶼,或是受波浪侵蝕而分離的陸塊,被後來的沈積物,如鵝卵石、珊瑚碎片、貝殼碎屑等等堆積合併成相連的島嶼或陸塊者。這種陸連島的連接地方,可以挖出許多的珊瑚及貝殼碎屑組成的白砂。
|
|

沙丘 地點:大白沙嶼(白公)268 次觀看沙丘是風積地形的一種,是藉風力搬運堆積而成的地貌。這處沙丘的壯麗僅次於時裡。由於沙丘出現在朝南的玄武岩陡坡下,因此可推測是夏天時,西南氣流把沙灘的細沙向北吹送,受到地形的阻擋而形成。
|
|

褶皺 地點:七美龍埕267 次觀看岩層受到壓力推擠以後,會發生傾斜或呈波浪狀的彎曲,這種現象叫做「褶皺」。龍埕的海蝕平台由火角礫岩所構成,由於受到後來岩漿噴發力量的擠壓,呈S型的彎曲,好似一條蟠龍的外形,所以此海蝕平台稱做「龍埕」。
|
|

海崖 地點:七美下巷267 次觀看澎湖四周環海,海水在運動時,本身的質量和速度都很大,加上風力的助長,所以海浪的撞擊及磨蝕、擦蝕與空氣的壓縮等,在在都造成海蝕的作用,但也由於有玄武岩海蝕崖的保護,使得這塊土地沒有很快的被侵蝕掉。
|
|

微輝長斑岩 地點:望安天台山266 次觀看從這裡可以看到微輝長斑岩片狀節理的景觀。
|
|

蒼鷺266 次觀看是澎湖地區所能見到的最大型鷺科的鳥,身長約93公分,屬於普遍可見的冬
候鳥,在菜園濕地與興仁水庫、成功水庫為渡冬區,但因為特別怕人,所以並
不容易接近觀察牠。
|
|

小白鷺266 次觀看特徵是嘴、腳為黑色,腳趾黃綠色,身長約61公分,在澎湖幾乎一年四季皆
可見到,但以冬天較常見,是此地最常見且數量頗多的候鳥。
|
|

燕行鳥265 次觀看在澎湖屬於不普遍的夏候鳥,會在四、五月份抵澎湖的無人島上繁殖,其繁殖
地為帶有一些草叢的開闊地,身長為24公分,頗為懼人, 較不易親近,為澎
湖夏候鳥中較早南返的族群。
|
|
600 張圖片,共 50 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