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圖片 - 澎湖鄉土教材幻燈片 |

黃鰭皮剝魨787 次觀看屬鱗魨科,在眼前有一深溝,第二背鰭和臀鰭高舉,尾鰭截平,體呈黑棕色幾近黑色,尾鰭基部為白色,第二背鰭和臀鰭為白色鑲黑邊,魨類有最堅硬的牙齒和強壯的下顎,和鯊魚的一口利牙不同,魨類靠鋒利的門牙咬斷硬物,不論是海膽的尖刺、漁夫的釣線或螃蟹的硬殼,在牠口中都應聲而斷,別的魚兒沒法吃到的食物,魨類都可以享用,像海膽、貝類、藤壼和螃蟹都上了牠的菜單。
|
|

寄居蟹786 次觀看寄居蟹的體形構造和生活方式很特殊,目前全世界已知種類約有八百種之多,其中十二種為陸棲性,其餘均生活海洋裡,牠們能供為食用的,僅有椰子蟹一種。由於寄居蟹係攝食積於海洋底層的廢棄物質,因此對海洋的生態具有相當大的貢獻。寄居蟹的活存非常仰賴螺殼,終生為了尋找適居螺殼而不停的忙碌,也會襲食螺肉,借其寓所或同類相爭佔居其殼,有此海葵常常附著在寄居蟹殼上,成為甲殼類著名的共生現象之一。
|
|

澎湖金午時花的小黃花786 次觀看
|
|

犒軍 地點:石泉朱王廟786 次觀看廟宇舉辦「犒軍」的目的在招待神將及兵馬。一般廟宇中供奉的神明生日時,「王爺」繞境到有交誼的廟宇休息時,每月農曆初一、十五時,會在廟埕舉行「召營」及「犒軍」,村民家家戶戶須準備菜飯牲醴,該廟亦須舉行儀式,以便招待轄區或過境的神兵,也須準備馬草,以餵食馬匹。
|
|

團塊狀珊瑚群體785 次觀看
|
|

三棘天狗鯛785 次觀看屬粗皮鯛科,俗稱打鐵婆,體灰黑色,尾柄有顏色較黑的盾板三~四對,幼魚鰭呈白色。其尾棘平時伏在皮鞘之中,但須小心其尾棘豎起的攻擊。在珊瑚礁和岩礁海域數量不少,幼魚多半分散在礁石上覓食,成魚則常集結,數量常成百上千,因此常成為漁民炸魚的對象,以藻類為食。
|
|

枝狀軸孔珊瑚群體784 次觀看
|
|

營頭 地點:鼎灣784 次觀看 這是由鼎灣,開帝殿所散布的營頭,位在村落南側三號道路往白沙與鼎灣村道的三叉路口上。石碑四面均刻有「玉皇令開天仙雷令太極八卦張蕭劉連李大將軍押煞罡」,由此中壇元帥李哪吒統率張、蕭、劉、連四營主帥在此押煞,以求合境平安、國泰民安。
|
|

澎湖大豆紫色蝶形花783 次觀看
|
|

磬 地點:吉貝779 次觀看 這也是一種圖象的類似石敢當,座落於吉貝島東側海岸。以黃色的「磬」為圖象,磬也是佛教的法器,也具有驅邪除魔的功能。
|
|

高鼻海鰶778 次觀看屬鯡科水滑亞科,俗稱油魚,體長約二十一公分,體高而側扁,口裂成 狀開於下方。背鰭前鱗成對,兩鱗在中線重疊。頭部及體背青綠色,腹部銀白色,鰓蓋大部份呈金黃色,後方具一大黑斑,體側上方具四~五縱行暗色小點。喜棲於泥沙底的河口區,有時進入河川下游區,為食用魚,肉質細嫩唯多刺。
|
|

環眼准雀鯛777 次觀看屬准雀鯛科俗稱紅娘仔,體長可達十五公份,雄魚體深橄欖色,滿佈許多點線狀的暗色縱紋,頰部及吻部的縱紋成傾斜狀。尾柄之後或淡棕黃色,腹體方具一大的紅色斑點。雌魚的外表斑點分布和雄魚一樣,不同的是雌魚幾乎全身是鮮紅色,吻端則為棕綠色。鰭條上的斑點顏色較淡,常見其游出礁穴活動。其活動區大多限於礁緣下層之水域,以小魚或甲殼類為食,具有領域性行為。
|
|
600 張圖片,共 50 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