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圖片 - 澎湖鄉土教材幻燈片 |

海蝕柱 地點:七美410 次觀看
海岬通常是波浪攻擊的焦點。因為經常受到激烈的侵蝕作用,外端的一部分岩體可能被切斷,而脫離陸地成為海中的石柱,稱之為海蝕柱或顯礁。這是七美的分叉仔。
|
|

凝灰質安山岩 地點:花嶼409 次觀看表層顏色呈淺青綠色,主要成分為斜長石,也是構成花嶼的主要岩石之一。
|
|

濱刀豆的莢果肥肥的405 次觀看
|
|

望夫石 地點:七美404 次觀看望夫石是七美地形景觀之一,其實也是一條延伸入海的玄武岩質岩脈。該岩脈受到海浪及潮汐的侵蝕,形成形狀酷似仰臥海邊的婦女輪廓,加上淒美的故事附會,就成了「望夫石」。
|
|

鯨魚洞前景觀402 次觀看
|
|

辟邪物 地點:大赤崁402 次觀看 這也是蹲坐在墀頭上的獅子,獅子張開嘴巴,雙眼炯炯有神的凝視前方,好似所有的妖魔鬼怪均難逃其法眼而無所遁逃一般。
|
|

大小貓嶼由遠處看形似相對而蹲的貓兒401 次觀看
|
|

鱗狀風化 地點:花嶼396 次觀看鱗狀風化即為洋蔥狀風化,為球狀風化的一種。此為花嶼之石英斑岩,表層由於風化鬆軟而剝離,留存的岩心殘存著一顆顆的石英粒。
|
|

翠鳥396 次觀看屬於翡翠科的鳥類,個體約16公分長,常出現於平地至低海拔之河川、溪流、
池塘、溝渠等地帶,常佇立於水邊較突出之物上,伺機衝入水中捕食魚類,有
定點振翅的能力,因為抓魚功力十足,又稱為魚狗或釣魚翁。因為身上羽色有
螢光般光澤,故為水邊最美麗的鳥類。
|
|

洋蔥狀風化 地點:小門395 次觀看澎湖地區的球狀風化,常因岩體形狀或節理大小的不同,造成不同風貌的風化現象。洋蔥狀風化又稱鱗狀風化,是球狀風化的一種,其特徵是岩塊由外往內逐層鬆軟,鬆軟了的岩層,像洋蔥的鱗莖一樣,可以一層一層的剝離。
|
|

月世界395 次觀看頂隙位於七美北岸,廣大黃棕色的粉砂性土壤,因土質透水性不佳,表層鬆軟,經年受風吹雨打而致寸草不生,整個地形景色十分荒涼,當地人稱之為澎湖的「月世界」。
|
|

鴛鴦谷風景區395 次觀看鴛鴦谷於日據時代為村民防空避難之所,也是二次大戰時日本自殺艦艇的基地,整座山谷築有11個防空洞,因境內多水潭,時有鴛鴦出現,故名之。由此眺望馬鞍山嶼,景致怡人。
|
|
| 600 張圖片,共 50 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