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圖片 - 澎湖鄉土教材幻燈片 |

火口地形 地點:桶盤嶼343 次觀看當海水退潮時,在西南方的海蝕平台上,露出一似火山口的環狀構造,中央穹起的岩塊,有如一朵蓮花,當地人稱它為「蓮花台」,可能是熔岩噴出的一個小小的火山口的遺跡,直徑約25公尺,中央凸出的小丘直徑約5公尺,是野外教學與觀光的最佳場所,也是澎湖地區最袖珍的火口地形。
|
|

由鯨魚洞內向外看之景觀343 次觀看
|
|

小白沙嶼玄武岩343 次觀看小白沙嶼南部的玄武岩柱狀節理發達,東部和南部均有優美的彎曲狀玄武岩,長約300公尺,高約20餘公尺,景觀相當壯麗。
|
|

紅領瓣足鷸342 次觀看在澎湖屬於不普遍的過境鳥,往往在三月的其中一天來臨後,隔日便離開,習
性喜歡在水面上繞著圈圈旋轉,把浮游生物捲上來而食用之。夏羽有美麗的紅
色領圈,冬羽此紅色消失,不甚懼人,可以好好觀察牠。約19公分。
|
|

灘岩 地點:竹灣南側341 次觀看這是在海邊的灘岩,雖少部分受到海浪沖擊而崩脫,但不失其壯觀。
|
|

殼灰岩 地點:小門嶼341 次觀看為沈積岩的一種,完全由生物的介殼,及其遺骸堆積而成,其中有的混雜石英粒或粘土。在生物碎片中以有孔蟲的微小外殼最常見,其膠結物均為細晶的方解石。由於形成年代新,固結的程度不是很好,加上受到雨水淋洗和溶解的影響,外表常呈細小蜂窩狀的孔洞,極易辨認。
|
|

員貝嶼石筆341 次觀看在員貝嶼西北海崖上聳立一塊海蝕柱,高約6公尺,形狀似筆,當地人稱為石筆。
|
|

大雞善嶼341 次觀看
|
|

雨溝和蝕溝 地點:竹灣340 次觀看雨水流經地表,形成的細小淺溝,即稱為雨溝。當雨溝繼續擴大,形成深狹的溝谷是為蝕溝。這是竹灣北岸石英砂風化的泥層,眾多的雨溝和蝕溝鏤刻地表的情形。
|
|

裡海水浴場340 次觀看裡海水浴場擁有1公里長的白色貝殼及珊瑚的碎屑沙灘,面積廣達2100平方公尺,水底平緩,適合戲水弄潮及發展水上運動的好地方。
|
|

大倉嶼340 次觀看大倉島四周有廣大的海蝕平台,漲退潮之間的面積相差三倍之多,成為該島的特色,尤其每月朔望的大退潮時,岩盤露出,可涉海至對岸白沙島的城前,目前已成為觀光重要活動項目。位於漁港西側的貝殼沙灘,是戲水弄潮的最佳地點。大倉嶼周圍海域石滬眾多,也成為遊客網魚撿拾珠螺和其他貝類的好去處,更有設備完善的度假小木屋,供遊客過夜。
|
|

小白沙嶼沙灘340 次觀看小白沙嶼位於島嶼北方海面上,因島西南方有大片白色沙灘而得名,是游泳、戲水的最佳場所,海底景觀更是美不勝收,為東海上戲水的新天堂樂園。
|
|
| 600 張圖片,共 50 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