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鄉土教材線上藝廊


首頁 :: 登入
相簿目錄 :: 最新上傳 :: 最新留言 :: 熱門圖片 :: 最高評分 :: 我的最愛 :: 搜尋

相簿首頁 > 澎湖鄉土教材幻燈片

熱門圖片 - 澎湖鄉土教材幻燈片
1-2-73.jpg
海蝕洞 地點:大貓嶼252 次觀看這是大貓嶼的一個海蝕洞。
1-2-93.jpg
雨溝和蝕溝 地點:竹灣252 次觀看雨水流經地表,形成的細小淺溝,即稱為雨溝。當雨溝繼續擴大,形成深狹的溝谷是為蝕溝。這是竹灣北岸石英砂風化的泥層,眾多的雨溝和蝕溝鏤刻地表的情形。
2-5-13.jpg
濱鷸252 次觀看為普遍的冬候鳥,嘴略長,略向下彎,冬羽背面灰褐色,腹面白色,胸側灰褐
色,飛行時有白色翼帶,體長約19公分。喜歡成群出現在河口、沙洲、沼澤地
帶,以探針般的嘴深入泥土中覓食,數量以菜園濕地為大宗。
2-6-48.jpg
二崁陳家大厝251 次觀看 正廳的神案及神龕隔板的彩繪。
2-6-86.jpg
目斗嶼燈塔251 次觀看島嶼南端有小小的白沙海灘,可供游泳戲水。特殊的岩石地質,及四周海底清澈可見的珊瑚礁地形,並有美麗的熱帶魚洄游,是潛水的新天地。
1-2-21.jpg
灘岩 地點:竹灣南側250 次觀看這是在海邊的灘岩,雖少部分受到海浪沖擊而崩脫,但不失其壯觀。
1-2-75.jpg
海蝕拱門 地點:小門250 次觀看如果伸入海中岩塊,最初被侵蝕的海蝕洞,繼續的淘刷深入,終至被貫穿而中空者,稱之為海蝕拱門,又稱為天然橋或海蝕門。澎湖地區最有名的海蝕拱門就是小門嶼的鯨魚洞,而規模最大者則在大貓嶼。
2-5-18.jpg
紅領瓣足鷸250 次觀看在澎湖屬於不普遍的過境鳥,往往在三月的其中一天來臨後,隔日便離開,習
性喜歡在水面上繞著圈圈旋轉,把浮游生物捲上來而食用之。夏羽有美麗的紅
色領圈,冬羽此紅色消失,不甚懼人,可以好好觀察牠。約19公分。
2-6-71.jpg
桶盤嶼玄武岩柱狀節理特別發達250 次觀看
2-6-73.jpg
大倉嶼250 次觀看大倉島四周有廣大的海蝕平台,漲退潮之間的面積相差三倍之多,成為該島的特色,尤其每月朔望的大退潮時,岩盤露出,可涉海至對岸白沙島的城前,目前已成為觀光重要活動項目。位於漁港西側的貝殼沙灘,是戲水弄潮的最佳地點。大倉嶼周圍海域石滬眾多,也成為遊客網魚撿拾珠螺和其他貝類的好去處,更有設備完善的度假小木屋,供遊客過夜。
2-6-92.jpg
由活龍灘眺望鳥嶼250 次觀看
1-2-20.jpg
灘岩 地點:小白沙嶼249 次觀看主要成份為珊瑚碎屑及貝殼碎片,膠結程度非常良好。但長期的海浪侵蝕後,又被割切得支離破碎,加上人為的破壞,整個景觀顯得非常零亂,相當令人惋惜。
600 張圖片,共 50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