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圖片 - 澎湖鄉土教材幻燈片 |

海蝕平台 地點:風櫃309 次觀看海浪日夜不停淘刷海崖,久而久之,海崖逐漸崩退,形成和海水面近乎同高度的平坦岩台,這種地形就稱為海蝕平台。海蝕平台因是由海水波浪侵蝕而形成,所以又稱為波蝕棚或波切台地,或浪切平台。
|
|

天台山草原309 次觀看這裡一望無際的草原迄邐至四周,常見牛羊放牧其中,猶如歐洲的阿爾卑斯山,令人心曠神怡,俗慮盡消。
|
|

員貝嶼石硯308 次觀看石筆的東側有一塊突出的玄武岩,橫斜的紋理十分美麗,稱為石硯,一筆一硯加上旁邊一片沙灘為紙,相映成趣。
|
|

風化現象 地點:二崁307 次觀看玄武岩的柱狀節理與板狀裂理不斷遭受到風化而加深,終至稜角消除,圖中顯現上面土壤及球狀的岩塊。
|
|

熔岩台地 地點:貓嶼307 次觀看澎湖群島的岩層,除花嶼之外,都以玄武岩質的火山熔岩為主體,由於在地表上都沒有顯著的火山口噴出的遺跡,因此大部份的熔岩可能均在淺海以至陸上噴出,而且規模不是很大,是以裂隙方式噴發為主,而且經過先後數次不連續的噴發所形成。
|
|

壺穴 地點:大貓嶼307 次觀看這是澎湖發現到最大的壺穴,在大貓嶼的海蝕平台上。
|
|

流水侵蝕地形 地點:七美307 次觀看這是雨水匯集成小溪流的流水侵蝕情形,由於水流不足,所以侵蝕的速度緩慢,因此也只有形成小小的溝谷,流著涓涓的細流而已。
|
|

赤足鷸307 次觀看最明顯的特徵為鮮紅的雙足,與橙紅色的嘴,身長約28公分,為本地之冬候
鳥,常常單獨或小群的出現在河口、沙洲等地覓食,菜園濕地為多。
|
|

海蝕溝 地點:大雞善306 次觀看這是大雞善的海蝕溝,其深邃湛藍分叉的小海溝,被小直徑的柱狀玄武岩包圍,顯現著一份寧靜與安祥。
|
|

沙洲 地點:澎澎灘305 次觀看凡以砂為主的沈積物,在水底逐漸堆高,以至露出水面的地形稱為沙洲。它可以孤獨的露出水中或海邊的離岸地區,也可以在退潮時與陸地相連。這是在員貝北側海中,剛堆積不久的澎澎灘。
|
|

鐵質石英砂岩 地點:西嶼304 次觀看此砂岩全由石英砂和褐鐵礦膠結而成,顏色呈棕褐色,其中白色者即為石英砂粒,其厚度最可達2公尺左右。由於膠結非常堅固,常被挖掘當作房屋建築及防風牆圍築的材料。
|
|

風化紋理 地點:花嶼304 次觀看這是球狀風化激烈地區最易見到的景觀,由於節理的加深,使得風化紋理清晰可見。
|
|
600 張圖片,共 50 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