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鄉土教材線上藝廊


首頁 :: 登入
相簿目錄 :: 最新上傳 :: 最新留言 :: 熱門圖片 :: 最高評分 :: 我的最愛 :: 搜尋

最高評分
2-6-100.jpg
錠鉤嶼558 次觀看 錠鉤嶼因形狀猶如船錠而得名,全島由緻密的柱狀玄武岩構成,且含有橄欖岩團塊,由於岩漿流出的方向不一,形成各種不同方向的柱狀節理,再經過風化與海蝕,造形奇特,多樣的海蝕地形,頗有桂林山水的氣勢,故有「小桂林」之稱。
錠鉤嶼地勢起伏大,漲、退潮地形區分明顯,退潮時可登陸撿拾螺貝,冬季時,沿岸礁石上的紫菜,為附近漁民的天然財產。
本島為無人島,每年3~9月總有各種燕鷗至此棲息、捕食、繁殖,數量之多,蔚為奇觀,而特殊的地形,已被列為玄武岩保留區。

(7 個評分)
2-7-10.jpg
石獅 地點:東吉啟明宮482 次觀看你看!東吉啟明宮前的這尊石獅很辛苦吧!微開的嘴巴,皺著眉頭,在這兒已經遭受數十個寒暑的風吹雨打太陽晒了,但仍然每天盡忠職責的守著廟口,令人佩服。
(7 個評分)
1-1-26.jpg
青嘴龍占801 次觀看屬龍占科,俗稱青嘴仔,體長可達九十五公分,體呈淺灰綠色,腹部灰白色,本種魚的特徵乃在體側鱗片上均具有一晶亮的小藍點,眼下方至吻部亦有三條同色斜帶,常棲息於岩礁區,屬肉食性魚類,以甲殼類、軟體動物及魚類為食。為肉質鮮美的食用魚,以鹽烤更佳。煮味噌湯或薑絲清湯亦味美。
(8 個評分)
1-1-24.jpg
孟加拉雀鯛787 次觀看屬雀鯛科,俗稱咬破布,體側有七條橫紋,幼魚在尾柄處有一黑斑,全長達十八公分,一般魚類都有二對鼻孔,但雀鯛卻只有一對,顯然是視覺發達,白晝活動的魚類,屬淺層魚類。一般以小甲殼類為食物,但在冬季及春初時,常因飢餓兼食海藻。有釣魚行家以它當活餌釣石斑魚、鱸魚,往往有意外之效果。
(8 個評分)
2-6-02.jpg
天后宮側面全景773 次觀看
(8 個評分)
2-7-84.jpg
彩磚 地點:東吉818 次觀看 彩磚在澎湖的老房子上,出現的頻率相當高,其瑰麗的色彩、多變的樣貌、討喜吉祥的題材,頗受民間普遍的喜愛。因此,大多用以裝飾門面,不論是傳統樣式的合院建築或日式的洋樓,均曾大放過異彩,彩磚也成為澎湖民宅建築中的另一個特色。
這是洋樓上成列的花卉彩磚,色彩瑰麗,爭奇鬥豔。

(10 個評分)
1-1-18.jpg
蘭勃鮀魚973 次觀看屬於魚科,俗稱白毛,體呈卵圓形,側扁而高,口、吻、眼及頭均小,體呈欖灰色或黃灰色,體側沿各鱗列之交叉角有黑色線縱走,頭部亦有二條黑色帶縱走,棘背鰭與腹鰭及臀鰭等各鰭膜呈黑色。全長七十五公分,漁期每年十月至翌年三月間,通常棲息於岩礁間。平時以海底蟹、魚類為覓食對象,冬季時因潮間帶著生各種褐藻,專以長舌狀的「舌苔」為食,肉質較美味。夏季則肉中帶特殊的異味,日本人稱之謂「磯臭」,難入口。本種魚由於體大、力強而味美,故極得釣者之喜愛。
(10 個評分)
1-1-39.jpg
角蝶魚1070 次觀看屬粗皮鯛科,俗稱神仙魚,角蝶魚有時被獨立為角蝶魚科,因為很多形質和粗皮鯛相近故有時被併入同一科,但角蝶尾柄沒有盾狀板或尾棘,且胸部有堅硬的胸甲。其體呈菱形,體色呈黃白相間上有兩黑色寬橫帶,一背鰭會延長為絲狀。幼魚有很長的漂流期,定棲後常單獨、成對或偶聚成群在礁區四周活動,主要以底棲動物和藻類為食,因其所攝取食物可能含有藍綠藻等所產生的藻毒,所以非必要應避免食用角蝶魚,以免產生中毒。
(6 個評分)
2-8-24.jpg
類似石敢當       地點:鳥嶼836 次觀看  這是座落在鳥嶼村的「七刀一劍四矢」的類似石敢當,也就是以刀、劍、矢(箭)為圖象的一種辟邪物。
  圖象是模擬實物的符號,借用感官對實物的記憶經驗,達到意識上的認同,也就是認為「刀、劍、矢」是具有殺傷力的武器,在此可以嚇阻妖魔鬼怪的入侵,可以達到防禦的功能。

(4 個評分)
2-7-44.jpg
屏堵 地點:澎湖天后宮476 次觀看這是澎湖天后宮正殿屏門的透雕作品,表現的主題是「雪中小萼見英雄」,作品中的小萼是指梅花,英雄則是老鷹。這一作品採用透雕方法處理,亦即把題材上的花鳥以外的部份雕鑿鏤空,再配上長盤圖襯底,顯得非常的高雅。
(4 個評分)
2-6-78.jpg
鐵砧嶼219 次觀看位於險礁嶼的西方,因島形似鐵砧而得名。全島為玄武岩所構成的方山島嶼。北面海崖由於長期受海水侵蝕,形成十餘公尺的海蝕洞,稱冷氣洞,洞內水波平靜,清涼沁心,小船可駛近。候鳥棲移季節,尚可看到成群燕鷗盤踞飛翔,是賞鳥的好去處,現為海鳥保護區。
(4 個評分)
2-6-56.jpg
望夫石341 次觀看傳說許久以前,在七美人塚附近住著一對恩愛夫妻,丈夫每天出海捕魚,妻子習慣每天傍晚到海邊等待郎君回航。某天狂風大作,從此她的丈夫再也沒有回來,但她依舊苦守海畔,終於不支累倒。後來海崖竟化為人形,尤其小腹還特別突出,恰以一名孕婦,人們認為那是婦人的化身,便命名為「望夫石」,又稱「石假人」。
(4 個評分)
576 張圖片,共 4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