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鄉土教材線上藝廊


首頁 :: 登入
相簿目錄 :: 最新上傳 :: 最新留言 :: 熱門圖片 :: 最高評分 :: 我的最愛 :: 搜尋

最高評分
2-6-78.jpg
鐵砧嶼272 次觀看位於險礁嶼的西方,因島形似鐵砧而得名。全島為玄武岩所構成的方山島嶼。北面海崖由於長期受海水侵蝕,形成十餘公尺的海蝕洞,稱冷氣洞,洞內水波平靜,清涼沁心,小船可駛近。候鳥棲移季節,尚可看到成群燕鷗盤踞飛翔,是賞鳥的好去處,現為海鳥保護區。
(4 個評分)
2-6-56.jpg
望夫石406 次觀看傳說許久以前,在七美人塚附近住著一對恩愛夫妻,丈夫每天出海捕魚,妻子習慣每天傍晚到海邊等待郎君回航。某天狂風大作,從此她的丈夫再也沒有回來,但她依舊苦守海畔,終於不支累倒。後來海崖竟化為人形,尤其小腹還特別突出,恰以一名孕婦,人們認為那是婦人的化身,便命名為「望夫石」,又稱「石假人」。
(4 個評分)
2-6-30.jpg
林投公園405 次觀看林投公園就坐落在林投村海濱,廣大的人造林是公園的景觀特色。有規劃完善的木麻黃栽種林廣達1公頃,樹齡均在50年左右,海濱沙灘還有大片林投樹林,林外是鬆軟潔白的沙灘,適宜漫步、聽濤。
(4 個評分)
1-2-99.jpg
崖錐 地點:東吉334 次觀看這是東吉島東北側的崖錐地形。在澎湖各島的海岸,尤其是有玄武岩海崖的海岸,其海崖就是造成崖錐地形的環境。一般崖錐的坡度如超過40度,其岩塊又會下落,造成更加寬廣的崖錐地形。圖中黑色玄武岩柱,是殘留在邊坡上的石柱群,近看時猶似身處荒野景色中。

(4 個評分)
1-4-48.jpg
文石雕刻 地點:風櫃517 次觀看文石雕刻與其他雕刻作品不同處,在於它的石料較小,不適合以「氣勢」取勝,因此精巧、秀氣、玲瓏細緻的文玩器物,是文石雕刻追求的目標。

  這一精細的文山雕刻,不但是圓雕,也是透雕,更是一件巧雕,螞蟻的顏色,香蕉的外表色澤,真是惟妙惟肖。

(4 個評分)
2-7-90.jpg
彩磚 地點:二崁陳家古厝497 次觀看 這也是二崁陳家古厝第一進秀面的彩磚組合,彩磚圖案也是幾何造形、花卉造形與鳳凰、牡丹的併組彩磚。
(2 個評分)
2-7-98.jpg
辟邪物 地點:鎖港502 次觀看 這是白虎鏡,也稱為「倒鏡」,多懸掛在門楣上或者屋角,以化解遠處屋角、牆角、屋脊、寺廟、官衙及旗杆等的煞氣。其構造是圓形鏡面的外緣朝外凸出,中間凹陷的凹面鏡,因此當物品照射在鏡面上時,其反射的形體係上下顛倒的,故有倒鏡之稱,但也有凸面鏡及平面鏡者。
在倒鏡的外圍又加了先天八卦及洛書,所謂洛書,其數「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

(2 個評分)
2-7-70.jpg
彩繪 地點:文澳城隍廟468 次觀看 我國傳統建築以木結構為主體,但因木材易於蠹腐,也經不起長期的日晒風吹雨淋,所以便發展出彩繪這一門技藝,一方面以油漆彩料來隔絕空氣,保護木結構以延長壽命;一方面也藉以增加裝飾美感,並蘊含禮俗教化的目的。
這是廟宇通樑及獅座的彩繪及安金。

(2 個評分)
2-7-68.jpg
透雕 地點:時裡水仙宮481 次觀看 透雕又稱為「通雕」或「漏雕」,也是石雕的展現方式之一,其與浮雕最大的差別在於透雕是將圖案以外的部份雕鑿鏤空,僅留下圖案的部份。
一般石材透雕大都設在窗戶的位置,題材則以花鳥、螭虎、人物等居多數。

(2 個評分)
2-8-39~0.jpg
營頭       地點:風櫃790 次觀看  營頭的顏色也是方位的代表,東營是青色,因東方甲乙木;南營是紅色,因南方丙丁火;西營是白色,因西方庚辛金;北營是黑色,因北方壬癸水;中營是黃色,因中央戊己土;也是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這是風櫃里的南營,營寨以紅色表示,從對聯「南來蕭府昭千載,營至神機顯四時。」可知這是南營蕭元帥的營盤。

(2 個評分)
2-8-37.jpg
營頭       地點:小門791 次觀看  五營在澎湖各村落中,都和村廟共生,凡有廟宇的村莊,均安放五營神將於村落外圍的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就如同軍營的外哨,藉以防衛居民的平安。廟神也會定期到營頭巡查,除了犒賞營頭將士外,並有宣示神威的作用,稱為「鎮五營」。
  五營分別有主帥統領軍馬駐守,一般東營是張元帥、南營是蕭元帥、西營是劉元帥、北營是連元帥,中營則由中壇元帥哪吒三太子統領。這是西營劉元帥的營頭。

(2 個評分)
2-7-23.jpg
鳥踏與懸魚 地點:二崁陳家古厝574 次觀看陳家古厝正身山牆長長的鳥踏,似乎將山牆一分為二。原本白色的泥灰牆,也由於歲月的摧殘而變成了灰黑色,顯現了古意的氣息。懸魚部位有泥塑的「磬」形圖案,表示吉慶的意思。
(2 個評分)
576 張圖片,共 4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