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鄉土教材線上藝廊


首頁 :: 登入
相簿目錄 :: 最新上傳 :: 最新留言 :: 熱門圖片 :: 最高評分 :: 我的最愛 :: 搜尋

最高評分
2-5-40.jpg
赤腹鷹273 次觀看在澎湖屬於過境鳥,為猛禽類,夏季在高緯度地區繁殖,秋天以台灣為其落腳
的中繼站,在休息後往更南方的地區渡冬,是鳥類食物鏈的頂端,身長約30公
分,公鳥眼睛為深邃的紅棕色,體型較為削瘦,雌鳥體積較大,眼睛為黃色。
澎湖以西嶼靠丘陵地植被茂密之地較為常見。出現季節為每年三、四月北返期
與九、十月南下期。

(7 個評分)
2-7-02.jpg
柱珠與磉石 地點:澎湖天后宮602 次觀看柱珠又稱柱礎,其形狀有圓形、方形、六角、八角等,一般上面均有不同圖案的浮雕,表示著吉祥的意思。在實用功能上是間隔木柱與地面接觸,以防潮濕腐敗。
磉石位於柱珠的下方,其作用在承受並分散來自上方的重量,形狀一般以方形居多。

(7 個評分)
1-1-23.jpg
三斑圓雀鯛782 次觀看屬雀雕科,俗稱三點白,體色通常呈暗褐色到黑色,並有淡色斑點在背鰭硬棘下方之側線附近;成魚淡色斑不明顯,而幼魚時白色明顯,且有另一斑於頭前,與海葵有共生行為。最大體長約十公分左右,棲息於礁池或水深一~五十五公尺之礁體斜面旁。
(6 個評分)
1-2-07.jpg
單面山 地點:鳥嶼400 次觀看鳥嶼島東北面海邊,有一由上部的柱狀玄武岩和下部的火山角礫岩所形成,似單面山的獨立山頭。單面山是一邊斜坡,另一邊為陡峭山崖所構成,又稱為「烙鐵峰」。
(6 個評分)
2-6-24.jpg
西台古堡全景362 次觀看
(5 個評分)
1-3-39.jpg
冬葵子的蒴果約有20個輪生的心皮338 次觀看
(5 個評分)
2-5-34.jpg
澎湖小雲雀500 次觀看本種是澎湖唯一之特有亞種鳥類,最近又選為澎湖縣之縣鳥,身長約15公分
,與台灣之雲雀有羽色較深之差異,在四、五月求偶期,會在開闊之草地上空
放聲鳴唱,久久不已,故又有半天鳥之亞號。頭頂上有一冠羽,是其最大特徵。

(5 個評分)
1-1-33.jpg
邵氏寒鯛953 次觀看屬隆頭魚科,俗稱石,頭部及體側上部藍灰色,腹部硫黃色,上頜較短,向後不達眼前緣;上下緣各具四犬齒,眼眶前後有數條藍紋。本種魚棲息在沿岸相當深的暗礁區附近。主要是以甲殼類及卷螺為食,它的犬齒以輕易咬碎貝類的硬殼。寒鯛類在夜間都有睡覺的習慣,匿於岩蔭或躲入岩穴之中,所以夜釣不可能捕獲。
(5 個評分)
1-1-27.jpg
三線雞魚766 次觀看屬石鱸科石鱸亞科,俗稱雞魚,體長可達六十公分,唇薄,眶間骨窄,以浮游動物為食,故鰓耙細長;體色銀白,體上半有三條寬的黑褐色縱帶,幼魚時尤其明顯,成魚則較或不明顯。本種魚性喜密成群巡游於珊瑚礁區外圍之水層中,以人工魚礁或獨立礁區最常見,以動物性浮游生物為食。屬於船釣較常漁獲之魚種,可煮薑絲清湯或味噌湯,此魚最好吃的方法是加薑片和蔥絲加以清蒸。
(5 個評分)
2-8-53.jpg
補運       地點:馬公城隍廟750 次觀看澎湖民眾除信仰外來完教及無宗教信仰者外,大多會有「補運」的習俗,以求個人或家人的消災解厄,一般補運常在農曆初一、十五到村莊的廟宇辦理,但也有到馬公城隍廟補運的。
  補運時通常以「紅圓」或甜糯米飯上放未剝殼熟雞蛋若干個,雞蛋並以紅色食用色素塗紅,與「補命錢」來補一年的行運,祈望能有一個好運途。
  補運時,通常也會在天剛亮時進行,雞蛋則依家中人口多寡而定,亦有以龍眼、荔枝替代者,目的在祈求神明保祐閤家大小平安無事,吉祥如意。

(5 個評分)
2-8-52.jpg
入火       地點:中屯永安宮779 次觀看所謂「入火」就是神祇進駐新廟的一種儀式,這一儀式是由許多的儀式所串聯成,其中較為重要的儀式:請神、祭外煞、請水、請火、發五營火、巡營、開火、翻火、入火開宮門、入宮安座等。
  這是神轎從五營火堆上通過的情形。

(5 個評分)
2-6-06.jpg
順承門一隅658 次觀看
(5 個評分)
576 張圖片,共 4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