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評分 |

小燕鷗343 次觀看身長約28公分,是澎湖能觀察到的夏天燕鷗中,體型最小的,而且 來到本地
繁殖也是最早的,往往在三月底就可以陸續看到牠們的蹤跡,本縣以澎澎灘與
小白沙嶼為繁殖地,因近來棲地被遊客破壞,牠們來澎湖的數量也漸減少。
 (6 個評分)
|
|

塔公 地點:內垵685 次觀看 石塔的最主要功能是在驅邪鎮煞,保護村民。處於內垵村落西側邊的「塔公」、「塔婆」與其相連的石牆,目的即在防止來自海上的沖煞。「塔公」是座五層的石塔,上端三層外敷水泥沙漿,有些傾斜;「塔婆」則是圓形的石塔,外觀猶似波霸,相當有意思。
 (3 個評分)
|
|

符咒碑 地點:沙港730 次觀看 這座符咒碑是以佛教的神祗「阿彌陀佛」來化解煞氣石碑。凡是以佛教的神祗佛號、咒文、法器等為內容的石碑,都屬於這類佛教碑。這是座落在沙港村北側海邊的石碑,用以化解來自北邊海域的煞氣,是屬於公設的一方石碑。
 (3 個評分)
|
|

彎枋 地點:馬公城隍廟490 次觀看位於兩木柱或斗栱間,呈圓弧板狀。因為構建所在位置而有正弧形和左右弧形之別。題材則有花鳥、獸類、水族等。
這裡所見頂部上下兩兩相疊的彩繪花鳥、書法,形狀呈圓弧形的就是彎枋。
 (3 個評分)
|
|

插角 地點:竹灣大義宮507 次觀看插角又稱「雀替」或「托木」,位於楣隨或樑載與柱子交接處的下角,為對稱挑出的三角板狀圓雕或透雕作品。其作用在承托上方的構件,減少淨跨度,以加固構架及防範側向推移,並穩定直角,同時柔和交角處銳利方正的感覺。一般都以龍鳳、鰲魚、花草為主題,但也見有雕刻飛天等人物的。 (3 個評分)
|
|

聖旨牌 地點:澎湖天后宮510 次觀看聖旨牌又稱為「玉旨牌」,是各廟宇門面上的廟名匾,提示著廟中供奉的主神。聖旨牌雕工一般都極精緻,除了正中的廟名文字外,周邊常見的是三條盤龍,一龍盤在上緣,頭在正中,另二龍首下尾上,左右夾持。一般採用紅底金字及金龍,色調對比極為搶眼。 (3 個評分)
|
|

西施脊 地點:時裡水仙宮605 次觀看有些廟宇的屋脊,在大脊上再加上一條脊帶,而二者之間留有孔隙之屋脊稱之為西施脊。其作用在增加高聳華麗的氣勢。
這種廟宇的屋脊也稱為西施脊,燕尾式的屋脊成曲線向上揚起,拋向天空,畫出美麗的弧線。
 (3 個評分)
|
|

險礁嶼244 次觀看澎湖俗語說:「鳥嶼無鳥,貓嶼無貓」。「險礁不險,尖嶼不尖」。險礁之名,取因附近海域有許多暗礁,不過本島卻是一座全由貝殼砂和珊瑚碎屑構成的白色沙灘島,由海面上遠望險礁嶼,金黃色的小島靜臥碧藍大海中,璀璨美麗,是北方海面上最閃亮的一顆明珠,目前已發展成水上活動的最佳場所。 (3 個評分)
|
|

林投公園─臺灣省澎湖軍人公墓330 次觀看這是祀葬歷年來為國捐軀的忠骨英魂。 (3 個評分)
|
|

蔓荊球形核果晒乾可煮涼茶355 次觀看 (3 個評分)
|
|

蔓荊藍紫唇形的花很耀眼464 次觀看 (3 個評分)
|
|

沙灘 地點:林投220 次觀看沙灘是海積地形之一,由碎屑的珊瑚、貝殼、有孔蟲殼及少量的石英砂、玄武岩碎屑、土等所組成。這是林投公園的沙灘,其潔白的細沙與湛藍的海水,形成秀麗的風景,這也是澎湖最讓遊客流連忘返的地方。
 (3 個評分)
|
|
576 張圖片,共 48 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