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評分 |

海蝕溝 地點:七美233 次觀看海岸的岩石,其節理面較易受到海水侵蝕而逐漸擴大,若侵蝕作用成面狀的深入,則可侵蝕成一濠狀的海溝,這就稱為海蝕溝。 (2 個評分)
|
|

田鷸262 次觀看身長約27公分,嘴粗長而直,在澎湖屬於不普遍之冬候鳥,常單獨或兩、三
隻行動,於晨昏中出來覓食,白天則隱入草叢中,因為其保護色甚佳,常常一
動不動的儼如草地的一部分,要仔細觀察才能看到。
 (2 個評分)
|
|

灘岩 地點:竹灣南側250 次觀看這是在海邊的灘岩,雖少部分受到海浪沖擊而崩脫,但不失其壯觀。 (2 個評分)
|
|

道士 地點:二崁二興宮1166 次觀看 澎湖的道士,在民間信仰活動中居於極重要的地位,舉凡葬儀祭禮,代人渡死,建醮安厝,祈福求安,中元節作道場功果等,多由道士主持。
澎湖的道士屬烏頭道士,兼修度生與度死。與台灣本島的道士在科儀上大同小異,只不過唸經懺的腔調有點不同而已,至於舞蹈步法則沒有統一的標準,曾經學過武術的大都擅長於「武齣」的動作,學過戲的表演動作則較斯文。
澎湖道士最主要的工作,乃為廟宇神明建醮及人亡時作功德及葬儀,所以一般只能當作副業而已。這是廟宇神明建醮時,道士進行的儀式之一。 (5 個評分)
|
|

七美雙心石滬429 次觀看雙心石滬建造至今,相傳有百餘年,該石滬是利用迴游性魚類,漲潮隨潮水而來,及不會轉直角的特性,退潮時魚兒自然受困其中,漁民再進行捕撈,可說是先民智慧的結晶。石滬中的精典之作。 (8 個評分)
|
|

洋蔥狀風化 地點:內垵國小西北公路旁324 次觀看岩石由外向內逐層風化,風化後的岩層,除了鬆軟外,還呈現著像洋蔥鱗莖的鱗片般,一層一層的包裹著岩心,由於質地鬆軟,用手稍微使力一掰,即可將它剝下來。 (6 個評分)
|
|

浮雕 地點:後寮威靈宮431 次觀看 這處浮雕採用青斗石雕鑿,青斗石產於大陸福建一帶,主要成份是石英與綠色礦物。近幾年來,澎湖的寺廟建築的石雕,大都採用此種石材。
這一浮雕刻的是花鳥圖案,有鳳凰、喜鵲、牡丹花等。
 (3 個評分)
|
|

豎仙 地點:文澳城隍廟396 次觀看 這裡的豎仙站在花籃吊筒上,雕刻的是佛家四大金剛中手持雨傘的雨。佛家四大金剛又稱為「四大天王」,分別代表風、調、雨、順。
 (3 個評分)
|
|

鯨魚洞前景觀311 次觀看 (3 個評分)
|
|

文石印章 地點:將軍、望安882 次觀看這是鑲眼文石印章。望安及將軍的文石印材,乃是以文石眼取勝;視章面石眼的多寡、構圖的分布為審美點。但一支印材無法五面均具有文石眼,於是匠師便細心的把「眼」用黏合劑鑲嵌在印材上,再經過琢磨而製成鑲眼文石印章,真的是巧奪天工,嘆為觀止。但一般印材鑲台用的材料,則以條紋大理石為主。 (8 個評分)
|
|

隨 地點:澎湖天后宮482 次觀看隨是位於興建物中心軸線平行的兩柱間樑載下方的木構件,上面雕刻的題材多用人物或花鳥,雕刻的方式則採用透雕較多。 (4 個評分)
|
|

窗 地點:潭邊588 次觀看這也是矩形水泥灌模福壽窗,窗櫺由「壽」字以「交枝連花」構成,具有「長壽無疆」的寓意,窗框四角嵌有寓意「福運」的蝙蝠。窗體以磨石子飾面,窗框則以洗石子為主。 (4 個評分)
|
|
576 張圖片,共 48 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