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評分 |

草海桐的白色球形核果多汁可食用346 次觀看 (2 個評分)
|
|

礫灘 地點:七美309 次觀看在七美牛母坪及小台灣間的海灘,除了有玄武岩的礫灘外,還有砂岩的礫灘,其大小不同的砂岩塊中,常含有全新世的貝殼化石,膠結程度十分良好。
 (2 個評分)
|
|

流水侵蝕地形 地點:七美218 次觀看流水侵蝕地形來自降雨沖蝕和河流的侵蝕。澎湖因無大的河流,僅有當雨水匯集在溝谷形成小溪流時,流水的侵蝕作用便開始了,所以流水的侵蝕是澎湖地區雕刻大地的主要力量。
 (2 個評分)
|
|

項鍊墜子 地點:望安690 次觀看文石的項鍊墜子可分為雞心型、淚滴型及其他的變化型等數種。雞心型即為扁平的心形,是國人比較喜愛的型式;淚滴型及其他變化型,則是外國人蒐購的對象。若是墜子上有同心圓的花紋,色澤搭配又令人喜愛,則可說是一個極為美麗又特殊的墜子。 (2 個評分)
|
|

文石欣賞 地點:將軍520 次觀看這是產於將軍島桅仔板山的文石,文石呈現墨綠色及褐色的杏仁狀,花紋不顯著,同心圓的結構也不完整,外觀上極似一幅潑墨山水畫,叫人慢慢的品味與觀賞。 (2 個評分)
|
|

月斑葉鯛993 次觀看屬隆頭魚科鸚鯛亞科,俗稱綠花龍,本種魚體色無雌雄之別,不過幼魚、成魚間體色仍然有差異。本種魚體草綠色或更藍,而最易辨別的特徵在胸鰭為暗紅色鑲綠緣。在珊瑚礁或岩礁海域常可發現。葉鯛屬的游泳方式很特別,呈波浪前進,很少停下來休息,夜間睡覺不會鑽進沙中,而睡在岩礁或珊瑚礁的凹處,以有殼的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主要體色包括雄魚或雌魚,但有雌魚會性轉變為體色較華麗的最終雄魚。群聚構成大都是由一尾有領域性的最終雄魚加上一群主要體色的魚。 (2 個評分)
|
|

泥塑 地點:二崁陳家古厝795 次觀看 泥塑是以灰泥塑形後,在表面上塗漆、洗石子或以線畫修飾的建築裝飾作品。由於造價不高,作品尺寸也可隨需要而調整,因此在澎湖地區廣受歡迎,無論廟宇、傳統民宅或西式洋樓,都常見其蹤影。
這是二崁陳家古厝仿巴洛克式風格的泥塑,正中央安置了一個時鐘,在民國元年的當時是極為先進的。 (11 個評分)
|
|

保生大帝 地點:後寮威靈宮2075 次觀看保生大帝在台灣間俗稱「吳真人」、「吳真君」、「真人先師」、「大道公」、「英惠侯」等,所稱不一,一般人認為他是一位醫術高明的神醫,由於尊崇其醫德,乃將其人格轉化為神格,人人敬奉,醫生和藥商祀奉尤為虔誠。
保生大帝原姓吳,名本,字華基,別號雲東,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西元979年)三月十五日,出生於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白礁村,父吳通,母黃氏,因避戰亂從河南臨漳南遷福建,因而在白礁漁村定居下來。有一天晚上其母親夢見北斗星君帶領紫微星來投胎,因此有孕。十七歲那年在崑崙山見西王母,留宿七日,授以神方濟世驅魔逐邪之術,遂能覺悟修真,在漳澄邑大雁東山隱居參道,獨契太上玄機妙道,深明三五飛步之法,故修身養性,以贊元功,得刀圭術,療如神,煮丹砂以濟世,施符法以救人,靈通三界,威伏群魔。終能在明朝仁宗皇帝洪熙元年,晉封為「昊天金闕御史慈濟醫靈妙道真君萬壽無極保生大帝」,保生大帝的名稱就自此開始,一直流傳到現在,成為正式的稱呼。
點龍目和醫虎喉是保生大帝的靈醫傳奇,所以有人戲稱他也是一位獸醫。有一次一隻巨龍因嚴重眼疾,化身為老人求醫,被吳真人慧眼識破之,經巨龍苦苦哀求,以符水治癒眼疾,巨龍萬般感謝,乘雲化做原形離去。又有一次,為一隻因吞食一個壞心婦人,被一根髮簪刺住咽喉,痛苦萬狀的老虎醫治,那隻白額金睛老虎為答謝救命之恩,創傷痊癒之後寸步不離,要求保生大帝收錄為坐騎,後來老虎也被超度成了神,目前各廟宇案桌下供奉的這尊「虎爺」,又稱為「黑虎將軍」的,就是這隻老虎。
有關保生大帝的傳說很多,但被流傳最久的是大道公和媽祖婆的鬥法。起因於大道公對媽祖婆的美麗和仁慈甚為讚賞,漸漸萌生愛意,但為媽祖婆給拒絕,因此在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誕辰之日施法下雨,讓媽祖面上的胭脂花粉沖掉。媽祖知道這是大道公的傑作,也在次年三月十五日,大道公生日時,施法刮風,將大道公的烏紗帽吹落溝底。從此大道公與媽祖婆間都會在誕辰祭典上互相作祟,也就是農曆三月十五日會刮風,三月二十三日會下雨。
澎湖地區奉祀「保生大帝」為主神的廟宇,計有五德威靈殿、南寮保寧宮、北寮保安宮、後寮威靈宮、講美保安宮等。 (10 個評分)
|
|

彩繪 地點:馬公三官殿466 次觀看 這是充滿國畫筆趣的作品,為彩繪大師陳玉峰先生的大作,主題是「東坡試硯」,堵頭則採用卷草紋飾處理。
 (5 個評分)
|
|

白頭翁283 次觀看都市三俠之一,所以很容易在都市中觀察到。因為後腦勺有一白色羽斑而稱之
,性群棲,好喧嘩,好動,且聲音好聽多變,約18公分長。
 (5 個評分)
|
|

海蘋果925 次觀看他其實是一種叫做光參的海參,外型跟一般人印象中的海參相差很大,光參身形比較短,甚至有點胖,所以看起來像顆蘋果。 (5 個評分)
|
|

文石 地點:東吉574 次觀看這是文石的原石。文石多採自多孔狀玄武岩的氣孔或裂隙中,但能做成飾物且具有花紋的,則多產於氣孔之內;發育於裂隙中的文石,多呈片狀,較少經濟價值。氣孔中形成的文石,部分在表面上具有葡萄狀的結晶,經處理拋光之後,可呈現同心圓的花紋或條紋。其他的大多為碳酸鹽礦物與氧化物所組成。
這是在較大氣孔中形成的文石,但暴露於海水中,外表已經又遭受侵蝕了。
 (5 個評分)
|
|
576 張圖片,共 48 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