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評分 |

沙嘴 地點:青螺234 次觀看位在青螺虎頭山西岸的這處沙嘴,由於伸入海中的一端,常成鉤狀,所以又稱為灣頭沙嘴,其長度約150公尺,潔白的沙,彎彎的鉤,非常美觀。
 (3 個評分)
|
|

沙洲 地點:北寮番黍仔尾221 次觀看這處沙洲很小,退潮時陸地相連,可以徒步到達,上面有植被生長,這些植被已能適應海水鹽度的環境。
 (3 個評分)
|
|

翠鳥291 次觀看屬於翡翠科的鳥類,個體約16公分長,常出現於平地至低海拔之河川、溪流、
池塘、溝渠等地帶,常佇立於水邊較突出之物上,伺機衝入水中捕食魚類,有
定點振翅的能力,因為抓魚功力十足,又稱為魚狗或釣魚翁。因為身上羽色有
螢光般光澤,故為水邊最美麗的鳥類。
 (3 個評分)
|
|

文石欣賞 地點:望安491 次觀看這是在晶洞中所生成的半球狀文石,主要成份是碳酸鈣,多個半球狀文石構成了葡萄狀,但由於受到海浪的磨蝕,表面已經被磨損而失去光澤。 (3 個評分)
|
|

將軍文石 地點:將軍589 次觀看將軍島各處,在岩石的裂隙中或較大的晶洞裡,常可採得板狀或塊狀的大塊文石,表面呈現葡萄狀或具有同心圓,又由於色澤變化多端,常是擺飾用的最好的文石之一。 (3 個評分)
|
|

寄居蟹736 次觀看寄居蟹的體形構造和生活方式很特殊,目前全世界已知種類約有八百種之多,其中十二種為陸棲性,其餘均生活海洋裡,牠們能供為食用的,僅有椰子蟹一種。由於寄居蟹係攝食積於海洋底層的廢棄物質,因此對海洋的生態具有相當大的貢獻。寄居蟹的活存非常仰賴螺殼,終生為了尋找適居螺殼而不停的忙碌,也會襲食螺肉,借其寓所或同類相爭佔居其殼,有此海葵常常附著在寄居蟹殼上,成為甲殼類著名的共生現象之一。 (3 個評分)
|
|

白口裸胸鯙797 次觀看脊椎動物門鯙科,口內皮膚為白色,體底色深棕略帶紫,其上滿佈深褐邊的小黃白點,該圓點大小不會隨個體增長而明顯變大,但會增多。鰓孔為黑色,尾端為白色。本種棲息於低潮線以下珊瑚礁洞,較大型的則在水深十公尺以下才可發現,習性與澎湖裸胸鯙相近。 (3 個評分)
|
|

新舊岩層相疊 地點:二崁429 次觀看兩組不同時間(或者加上不同岩性及成份)噴發的玄武岩,較老的岩層在下部,較新的覆蓋在上部,經過風化作用後,較老的地層或岩性較鬆軟的岩層先風化,因此造成不同的外觀與顏色。 (7 個評分)
|
|

交趾陶 地點:澎湖天后宮820 次觀看 這是澎湖天后宮三川步口的虎堵,也是澎湖所見最大的交趾陶,小虎抬腳逗著老虎玩,老虎微露嘴巴,露出兩顆牙齒,所以稱為「露齒虎」。畫面構圖簡潔,老虎造形樸拙有趣,虎腳下的土坡以火山渣綴飾,極具鄉土氣息。 (8 個評分)
|
|

萬人塚677 次觀看 光緒十一年中法戰爭時,法將孤拔率領艦隊攻入媽宮,而後,瘴疫流行,將士們染疫而亡者高達九百多人,孤拔也未能幸免而病歿於澎湖。而在此疫中一起病歿的諸多法國將士則合葬於風櫃尾山後的萬人塚,塚上也立了一塊尖方形的石碑,刻有碑銘。 (8 個評分)
|
|

牆堵 地點:池東673 次觀看傳統建築的門面,因為是展現屋主財富的重要位置,所以建築講求華麗,一般較富有的多有木雕或石雕裝飾,雕鑿的精緻程度也會隨視線和實用上的考量而有所變化。這間古厝雖有些敗壞,但門框用整支玄武岩柱打造;三爪窗也採用玄武岩打造;見光半截的裙堵,也用玄武岩鑿成長方形,再以「丁字砌」建造,女兒牆則採用鏤空上釉花磚點綴;門樓採用凹壽式(倒吞)手法,造形非常典雅;轉角下段採用玄武岩柱,上段則用燕尾磚砌建,顯得相當突出與搶眼。 (4 個評分)
|
|

賽芻豆的莢果和枝條幾乎成垂直的角度345 次觀看 (4 個評分)
|
|
576 張圖片,共 48 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