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評分 |

角星珊瑚及團塊狀珊瑚群體1023 次觀看 (13 個評分)
|
|

微輝長斑岩 地點:望安天台山392 次觀看微輝長斑岩直立的板狀節理,使得岩塊可以平整的小塊崩落。 (6 個評分)
|
|

有應公 地點:馬公陰陽堂2462 次觀看 有應公,顧名思義乃「有求必應」的意思,「公」是對男性的尊稱,對女性便稱「有應媽」。
有應公的別稱,或曰「聖公」、「恩公」,或曰「金斗公」、「老大公」、「有英公」、「大墓公」、「百姓公」、「普度公」、「萬恩主」、「萬善爺」、「義勇爺」、「無嗣陰公」等等。甚至認為人沒有不死的,死後難免同歸一條路,也把有應公叫做「萬善同歸」,有應媽則別稱為「聖媽」。其實說的具體一點,有應公便是祀於小祠的無主骸骨和那些無主孤魂。
鬼魂是種很玄的東西。人活著的時候,此大千世界稱為「陽間」,死後軀體歸土,靈魂飛往不見天日的世界,稱為「陰間」。生活在陰間的靈魂俗稱為鬼,有人奉祀的,稱為「有緣鬼魂」,無人奉祀的稱為「無緣鬼魂」,也就是「無主孤魂」了,因其沒有後嗣或其他親屬奉祀,生活無著,便成為「餓鬼」,祇好到陽間索取,因而為害人世,所以「餓鬼」又叫做「厲鬼」。
臺澎地區的「有應公」,祠廟名稱很多,大部分規模不大,少數供奉塑像或神牌,大部分供奉死人遺骨。早期澎湖地區交通不便,由大陸前來經商或從事勞力工作的人,客死異鄉後往往淪為無主孤魂,唯有善心人士,引發惻隱之心,盡力給予收埋,又恐那鬼魂無人奉祀,化成厲鬼為害,再鳩資建祠奉祀,這些鬼魂受人供奉,當然也需回應人的祈求,成了「有求必應」的「有應公」了。
「有應公」常是善惡不明,是非不分,大開方便之門,有求必應,保佑人畜平安,無可厚非,但疪護賭徒贏錢,甚或罪犯不被發現,實在有失偏頗。但「大眾媽」對失物尋找,常特別靈驗,一般婦女信奉較多。
澎湖地區以「有應公」為主神的祠廟,計有馬公陰陽堂、竹灣應善宮、竹灣夫人廟等。 (5 個評分)
|
|

紅尾伯勞261 次觀看故名思意,此種的尾羽為紅褐色,連背羽亦然,在澎湖屬於過境鳥,在西嶼、
白沙等鄉為最大量過境地,喜停棲在平原中的突出物上,上的族群最多。故很
容易被獵人利用此特性捕殺之,現已列入保育類鳥種,體長約18公分。
 (5 個評分)
|
|

海星999 次觀看海星的身體通常具有五隻或更多呈輻射狀的腕足,構成其「星」形外觀,各腕足均能上下及左右的自由運動或腕足的下面長滿了細小管足,管足上有吸盤可用來爬行及獵取食物,一般海星都喜歡吃雙殼貝。海星的再生能力很強,當身體的某部份失去或損壞時,很容易重新長出,往往一隻腕足便可再生出一個完整的海星個體,其主要天敵為大法螺。 (5 個評分)
|
|

紅燕鷗398 次觀看身長約31公分,為夏候鳥,喜歡在有些許草的地方產卵繁殖,一窩約生2~3
枚蛋,在澎湖以雞善嶼為頗大量的繁殖棲地。
 (5 個評分)
|
|

彎曲的柱狀玄武岩 地點:池西526 次觀看玄武岩的熔岩流冷卻收縮產生的節理面與岩漿溫度的等溫線相互垂直,所以在熔岩噴出口附近及岩漿漫流的末端,常會出現彎曲的玄武岩柱,顯現著奇特的玄武岩景觀。 (5 個評分)
|
|

裾礁 地點:小白沙嶼261 次觀看裾礁又稱為岸礁或裙礁,是指直接和陸地或島嶼相連的珊瑚礁。澎湖群島四面環海,具有珊瑚礁發育的良好條件,在各島的海濱外都長有數種大小不同的珊瑚礁,這些由生物作用而形成的地形也稱為生物建造地形。
 (4 個評分)
|
|

風化作用 地點:花嶼257 次觀看堅硬的岩石暴露在地表或空氣中,時日長久,受到了物理風化與化學風化作用,起先表面會失去光澤或改變顏色,然後表面會發生鱗片或粒狀的脫落,經年累月後,岩石終會化為土壤或散沙,這種使岩石由硬變軟,由整塊而碎散的現象,就稱為風化作用。 (4 個評分)
|
|

樨鷸309 次觀看算是在澎湖所能觀察到的最小鷸科普遍冬候鳥,嘴短,身長約15公分,夏羽
時頰至上胸為紅褐色,是最明顯的特徵,腳步迅速,動作敏捷,以菜園濕地為
最大渡冬區。
 (4 個評分)
|
|

柱狀節理玄武岩 地點:大池561 次觀看玄武岩是一種火成岩,其熔岩流在冷卻收縮時,會產生許多的收縮中心,這些中心因收縮所產生的張力,使岩石發生多角柱狀的破裂面就稱為節理。在澎湖群島上的玄武岩層中,常可發現節理的發育所形成的石柱,矗峙林立,圍成壯麗的海崖。 (6 個評分)
|
|

天台山的仙腳印302 次觀看為望安島第一名勝,位於山頂西側一塊粗粒玄武岩上,由於中間凹下,很像一個大腳印,傳說係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所留下的右腳印,而左腳印則在花嶼的海邊。每逢正月十五日,居民都會到此祭拜,祈求仙人保佑。 (3 個評分)
|
|
576 張圖片,共 48 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