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鄉土教材線上藝廊


首頁 :: 登入
相簿目錄 :: 最新上傳 :: 最新留言 :: 熱門圖片 :: 最高評分 :: 我的最愛 :: 搜尋

最高評分
2-7-35.jpg
馬背 地點:二崁618 次觀看這是水字形的馬背,其外觀好似水的波紋起伏,所以極易辨認。又由於形似如意頭部,又稱之為「如意頭」。因為其外觀起伏變化較大,造形又美觀,所以也是澎湖地區傳統古厝常見的馬背。
(4 個評分)
1-2-43.jpg
似方山地形 地點:小雞善239 次觀看小雞善也是一處典型的玄武岩似方山小島,頂部地表平坦,而四周被陡峭的海崖所圍繞。由於島嶼面積狹小,風化表層被風浪沖刷帶走,僅留下整座由玄武岩所構成的熔岩台地。
(4 個評分)
1-2-100.jpg
石滬 地點:七美547 次觀看這是七美頂隙的雙心石滬。石滬是澎湖先民用玄武岩石塊,在海蝕平台上砌成的石牆,其造形有心形、雙心形、半圓形、孤形、線形等,這是一種海中捕魚的陷阱,漲潮時石滬淹沒在水中,魚兒棲游其中,退潮後,滬中的魚出不去,漁民就可以在滬內撈魚了。

(9 個評分)
1-2-44.jpg
火口地形 地點:桶盤嶼255 次觀看當海水退潮時,在西南方的海蝕平台上,露出一似火山口的環狀構造,中央穹起的岩塊,有如一朵蓮花,當地人稱它為「蓮花台」,可能是熔岩噴出的一個小小的火山口的遺跡,直徑約25公尺,中央凸出的小丘直徑約5公尺,是野外教學與觀光的最佳場所,也是澎湖地區最袖珍的火口地形。
(5 個評分)
1-3-55.jpg
酢漿草:酢漿草科 艷花植物354 次觀看大家好,我是酢漿草,竹灣人叫我酒盅仔草,別的地方叫鹽酸仔草。我有三片心形的葉片,小小的。我和朋友們經常在春天到秋天時一起開花,把大地妝扮成一片金黃色。我的嫩葉可以生吃,吃起來酸酸的,還可以治喉嚨痛。
(6 個評分)
1-1-10.jpg
粉紅海葵魚1389 次觀看脊椎動物門海葵科,一般俗稱小丑魚,均與海蔡共生,海葵的觸手有毒刺絲,可以使靠近獵物麻痺或致死,小丑魚如何進出海蔡卻不被刺傷,就不得而知,可能是小丑魚體表黏液的化學物質阻隔了海葵的刺細胞,也可能是小丑魚體表覆蓋一層海葵的黏液,使海葵忘了牠的存在。粉紅海葵魚其主要特微為自鼻孔上方沿體背中線至尾鰭有一白色縱帶,後頭部有一白色橫帶,此兩帶之寬均小於眼徑。
(13 個評分)
2-6-28.jpg
沙港海豚362 次觀看沙港位於湖西鄉北端,是一個小漁村,處處可見石建造的古厝。每年春夏之際常有成群的海豚洄游至此,成為當地的特殊景觀。村民將圍捕到的海豚,養在碼頭內,吸引不少遊客前往觀賞,使得沙港成為一個觀光地點。
(7 個評分)
1-1-17.jpg
四線雞魚930 次觀看屬於條紋雞魚科,俗稱花身仔,體型橢圓,側扁,頰部、鰓蓋及頭頂之大部分均被鱗片。四線雞魚體側有三~四條暗色縱帶,第四條自胸鰭基底下方至尾基下方。體型不大,本種魚大約都在二十公分左右。漁期約在十月至翌年四月較多,以烏魚期之前後。本種魚屬沿海性底棲魚類,棲深度約二十五~二十七公尺,最深不過五十五公尺,尤其是潮流暢通的暗礁地帶,食物以裂腳、十腳類等甲殼類為主。尤其嗜食蟹類的第二階段變態生物,捕食時為各自分散索餌。雞魚類上釣後會以鰾發出「咕!咕!」聲而得名。
(9 個評分)
2-5-38.jpg
斑文鳥267 次觀看特徵為頸側、胸部有褐色鱗狀斑紋,體長約11公分,嘴略粗厚,常整群集體
行動,於開闊樹林、草原、農耕地帶出現。

(6 個評分)
1-2-14.jpg
玄武岩質岩脈 地點:姑婆嶼336 次觀看岩脈在澎湖地區發現的,都是屬於侵入岩之淺成岩。這也是岩漿以裂隙方式噴發,但在圍岩內冷卻的結果,一般都呈現長條狀。當岩脈週圍的其他岩層風化剝離後,岩脈就呈現出來。
(6 個評分)
2-7-100.jpg
辟邪物 地點:內垵村700 次觀看 這是寶塔,計有七層,所以又稱為「七層寶塔」。一般陽宅所用的都是奇數層的寶塔,常見的有五層、七層及九層。寶塔的功用在鎮宅及驅邪,安置的地方有屋脊、馬背或屋瓦上。
這一寶塔原設於內垵村南民宅的左側馬背上,但最近不見了,是自然損壞或者被偷,則不得而知,非常的可惜!

(4 個評分)
2-7-26.jpg
窗 地點:西衛618 次觀看這是圓形水泥模灌花窗,表現的主題也是「鳳凰富貴萬代」。圖案中有鳳凰,牡丹、蔓草、雅石等。鳳凰為四靈之一,是中國人想像的吉祥動物之一,牠是吉祥幸福的象徵、國家祥瑞的表象;牡丹花一向被比喻成「國色天香」的百花之王,象徵富貴;蔓草則連鎖綿延,象徵延續萬代。
(4 個評分)
576 張圖片,共 4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