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鄉土教材線上藝廊


首頁 :: 登入
相簿目錄 :: 最新上傳 :: 最新留言 :: 熱門圖片 :: 最高評分 :: 我的最愛 :: 搜尋

最高評分
2-7-65.jpg
藻井 地點:竹灣大義宮456 次觀看 藻井是室內天花上的一種特殊裝飾構件,形如井狀,特別美麗,所以稱為「藻井」。
藻井的作法一般是在室內天花上選一塊居中的方形井口,然後用斗栱向上層層挑起,逐漸向中心縮小,在每一層的豎面和水平面上都用彩繪或木雕做出各種的花飾,具有非常美觀的幾何圖形。

(3 個評分)
2-7-57.jpg
吊筒 地點:澎湖天后宮524 次觀看 這是澎湖天后宮三川殿屋簷短樑下的吊筒,因為是花籃造形,又稱為「花籃」。這個花籃吊筒雕刻得非常細緻,籃子內雕有象徵富貴的牡丹花,籃底竹篾刻畫得極為神似,加上串串的旒梳,將之點綴得精緻無比。

(3 個評分)
2-8-32.jpg
三枝塔       地點:花嶼772 次觀看  澎湖所見的辟邪物中,最大型的是石塔。石塔也稱為「塔」、「塔尖」、「鎮風塔」、「鎮海塔」等,大多座落於海邊、山頭、村落邊緣等地,形式以圓形最多,由下而上漸次縮小成塔狀,一般分層者以七層或九層為多,也有三層或五層的,部分石塔的頂端安置有葫蘆、龍、鳳、麒麟等之吉祥物,藉以鎮煞、鎮風或彌補風水缺陷。
  這是位於花嶼天湖宮廟後的「三枝塔」,早期用石塊砌建,現改用混凝土結構,其主要功能在彌補風水缺陷,保護村落居民的平安。

(3 個評分)
2-8-26.jpg
磬       地點:吉貝798 次觀看  這也是一種圖象的類似石敢當,座落於吉貝島東側海岸。以黃色的「磬」為圖象,磬也是佛教的法器,也具有驅邪除魔的功能。
(3 個評分)
2-7-40.jpg
門樓 地點:池東535 次觀看澎湖的合院建築,往往在左右間仔外緣中間砌築一道圍築,在圍築的中央留有一個大門,做為進出房屋的通路。大門上多砌有門樓來裝飾,門樓的造形有八卦頭、如意頭、師公塔、燕尾式等等,成為本縣合院建築的一種特色。
(3 個評分)
2-7-19.jpg
柱 地點:後寮威靈宮477 次觀看除了龍柱外,一般廟宇的金柱,都會雕刻對聯,但衙署內的柱子有的是不留任何字跡。柱子的材質,早期除了木柱外,以玄武岩柱及花崗岩柱居多;六十年代時,則以水泥柱或大理石柱居多,近期則又為青斗石柱所取代。至於形狀,則有圓形、四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梭形等。
(3 個評分)
2-6-74.jpg
大倉嶼的渡假小木屋331 次觀看供遊客過夜,享受漁村的純樸生活。
(3 個評分)
2-6-16.jpg
西嶼塔燈碑494 次觀看為道光八年(西元1828年)第五十七任通判蔣鏞所立,記載著燈塔的滄桑。
(3 個評分)
2-6-11.jpg
進士第647 次觀看蔡廷蘭的後代由於外移他鄉,古厝無人居住,其建築架構猶在,然處處斷垣殘壁,在斑剝的石牆壁上,留下了經歷風霜的痕跡。


(3 個評分)
1-3-31.jpg
無刺仙人掌:仙人掌科 多肉植物477 次觀看大家好!我是無刺仙人掌,在池東漁會南交叉路邊可找到我。我是常綠肉質灌木, 我和我的兄弟仙人掌最大的不同,就是我的莖上網眼無刺,開著玲瓏可愛的小紅花。可是你如果想欺負我,準會被我那細細小小的刺刺得很難受。
(3 個評分)
1-3-19.jpg
濱防風:繖形科 保育植物665 次觀看我叫濱防風,喜歡長在迎風的山坡上,開著美麗的複繖花序。在竹灣西海岸的海崖上,每到春夏我就到處開放,把竹灣西海岸裝扮得非常美麗。我是二回羽狀複葉,葉像芹菜,主根粗大,可治感冒、咳嗽、痛風。
(3 個評分)
1-2-94.jpg
似惡地 地點:七美頂隙473 次觀看在乾旱地區又佈有泥層的地方,土壤飽經降雨沖蝕,地表平坦,卻草木不生,在土層的邊緣佈滿著流水刻鑿出來的雨溝和蝕溝的沖蝕地形,彷彿高雄月世界的惡地,唯規模不大,但乍看之下頗有荒涼的感覺,這種地方稱之為似惡地形。

(3 個評分)
576 張圖片,共 4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