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鄉土教材線上藝廊


首頁 :: 登入
相簿目錄 :: 最新上傳 :: 最新留言 :: 熱門圖片 :: 最高評分 :: 我的最愛 :: 搜尋

相簿首頁 > 澎湖鄉土教材幻燈片 > 07澎湖的傳統建築

標題  +   - 
檔名  +   - 
日期  +   - 
位置  +   - 
2-7-10.jpg
石獅 地點:東吉啟明宮477 次觀看你看!東吉啟明宮前的這尊石獅很辛苦吧!微開的嘴巴,皺著眉頭,在這兒已經遭受數十個寒暑的風吹雨打太陽晒了,但仍然每天盡忠職責的守著廟口,令人佩服。
2-7-08.jpg
石獅 地點:馬公觀音亭495 次觀看 廟宇的中門門柱前,常有與石鼓功能相同的石獅,左邊是玩弄彩球或金錢的雄獅,右邊則是撫戲幼獅的雌獅。傳說獅子能避邪守護,因此在傳統建築上到處裝置著這種動物。
馬公觀音亭的這對獅子,並非以石頭打造,而是以石灰、糯米漿、黑糖水混合塑成,並分別由匠師林勇與陳海樂各塑一頭,原先安置於總鎮署門口,日據時拆總鎮署時,地方士紳將之移來觀音亭。
2-7-09.jpg
石獅 地點:竹灣439 次觀看澎湖廟宇及衙署門口的石獅,早期大都採用澎湖出產之玄武岩打造,由於產地的因素,部分地區的石獅顯得比較嬌小,又由於匠師技法的不同,有的石獅造形與表情,讓人深覺憨厚而可愛。
2-7-14.jpg
牆堵 地點:許家497 次觀看牆堵隨著屋身部位的不同而名稱各異。這是位於靠近地面的地方,所以稱為裙堵,其建材採用海中挖取的石(化石珊瑚礁),用斧頭整治平齊後砌建,四周採用外來的「燕尾磚」框邊,白色的石配上鮮紅帶黑色斜紋的燕尾磚,顯現的格外醒目。
2-7-15.jpg
牆堵 地點:池東656 次觀看傳統建築的門面,因為是展現屋主財富的重要位置,所以建築講求華麗,一般較富有的多有木雕或石雕裝飾,雕鑿的精緻程度也會隨視線和實用上的考量而有所變化。這間古厝雖有些敗壞,但門框用整支玄武岩柱打造;三爪窗也採用玄武岩打造;見光半截的裙堵,也用玄武岩鑿成長方形,再以「丁字砌」建造,女兒牆則採用鏤空上釉花磚點綴;門樓採用凹壽式(倒吞)手法,造形非常典雅;轉角下段採用玄武岩柱,上段則用燕尾磚砌建,顯得相當突出與搶眼。
2-7-16.jpg
牆堵 地點:沙港448 次觀看這間古厝的身堵、腰堵、裙堵,以及門柱、窗戶、轉角等門面,都是採用玄武岩當建材。雖然身堵和裙堵的玄武岩砌法乍看似為亂石砌,但仔細的觀察,你會發現這是「六包一」的手法,也就是中間一塊,其周圍以六塊包裹著的匠師營造方法。山牆部分以紅色朱泥粉刷,與黑色玄武岩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效果。
2-7-36.jpg
燕尾脊 地點:鎮海495 次觀看燕尾脊是屋脊兩側起翹上揚,尾端又分叉,極似燕子的尾巴,是澎湖廟宇最常見的屋脊造形;民宅則據說只有當過官的家族才能採用,此說尚未見於史籍記載中,是否如此則有待考證。
2-7-18.jpg
柱 地點:西文祖師廟393 次觀看一般廟宇在三山步口(廟宇入口簷下),都會有二根龍柱。所謂龍柱即是在石柱上雕刻著蟠龍,有的是一根石柱上雕著一條龍,有的是一根石柱上雕著二條龍,有的更配上八仙或歷史人物;有的線條刻畫簡潔,有的線條刻畫繁複。
2-7-17.jpg
柱 地點:西文祖師廟520 次觀看柱的主要作用在支撐屋頂下壓的重量,並且把重量分散到台基,由其使用地位不同而有各別的稱呼,一般位在廟宇三川步口的稱為「龍柱」、位在室外檐廊下的稱為「檐柱」、位在山牆中央部位的稱為「山柱」、位在兩山柱之間的稱為「中柱」、位在室內,但除了山柱與中柱以外的柱子統稱為「金柱」。這是廟宇的龍柱,採用福建出產的青斗石打造雕刻的。
2-7-19.jpg
柱 地點:後寮威靈宮395 次觀看除了龍柱外,一般廟宇的金柱,都會雕刻對聯,但衙署內的柱子有的是不留任何字跡。柱子的材質,早期除了木柱外,以玄武岩柱及花崗岩柱居多;六十年代時,則以水泥柱或大理石柱居多,近期則又為青斗石柱所取代。至於形狀,則有圓形、四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梭形等。
2-7-02.jpg
柱珠與磉石 地點:澎湖天后宮596 次觀看柱珠又稱柱礎,其形狀有圓形、方形、六角、八角等,一般上面均有不同圖案的浮雕,表示著吉祥的意思。在實用功能上是間隔木柱與地面接觸,以防潮濕腐敗。
磉石位於柱珠的下方,其作用在承受並分散來自上方的重量,形狀一般以方形居多。
2-7-03.jpg
柱珠 地點:澎湖天后宮544 次觀看澎湖天后宮是國家一級古蹟,廟中柱子很多,柱珠的形狀也極具變化,柱珠上的圖案線條也極簡潔,甚至有些柱珠完全留白,讓大家有更多的想像空間。
100 張圖片,共 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