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鄉土教材線上藝廊


首頁 :: 登入
相簿目錄 :: 最新上傳 :: 最新留言 :: 熱門圖片 :: 最高評分 :: 我的最愛 :: 搜尋

相簿首頁 > 澎湖鄉土教材幻燈片 > 06澎湖的名勝古蹟

標題  +   - 
檔名  +   - 
日期  +   - 
位置  +   - 
2-6-49.jpg
葉日出242 次觀看葉村位於澎湖本島最東邊的漁村,早以葉日出之美聞名,站在村後山丘上,每當晨曦火輪由海洋中上昇,光芒萬丈,華麗奪目,在晴朗的天氣,可看見中央山脈,與西嶼落霞同為澎湖八景之一。
2-6-68.jpg
虎井嶼1056 次觀看 相傳島上曾有一隻老虎躲在乾涸的井中,所以才名為「虎井」。島的輪廓像一隻煙斗,東西長4公里,南北寬1公里。兩端的大玄武岩塊,俗稱東山、西山,兩山之間寬約100公尺的地峽,由珊瑚碎屑和貝殼沙形成,村落建於其上。
虎井附近海域,傳說有一座荷蘭人所建的紅毛城,沈沒於海中三百多年,另有一說為隋朝所築。惟其真實性尚待查究,潛水公司曾多次派員前往探勘,發現石牆和六角形石柱,但未證實為沈城。另外日軍發動太平洋戰爭,侵略東南亞各國時,總指揮所「南進指揮部」即設於虎井島的西山,在地下構築大規模的工事,分為十幾個辦公室,加上官兵營房,全部面積有200坪。日軍偷襲珍珠港的密碼「虎虎虎」,就是由南進指揮部虎井得來。
2-6-70.jpg
退潮時由蓮花座觀石柱257 次觀看
2-6-21.jpg
通樑古榕形成的綠色隧道366 次觀看
2-6-22.jpg
通樑古榕形成的樹海322 次觀看
2-6-20.jpg
通樑古榕─榕樹頭432 次觀看位於白沙鄉通樑村保安宮前的古榕,相傳是明永曆二十七年(西元1673年),福建商船經過澎湖時,船遇暴風,沈於吼門海道,而船上一株小榕苗漂流到岸邊,由村人林亨拾得而轉給林瑤琴種植於廟前,依此算來,則古榕樹齡已逾三百年了。澎湖多風,枝葉上長不容易,所以氣根下垂入土,順著風向,往南繁衍,而長成了二十八根支幹,綠葉蔥蘢,姿態奇異,覆蓋面積廣達六百六十餘平方公尺。
2-6-10.jpg
進士第827 次觀看進士第是澎湖唯一進士蔡廷蘭於考中進士以後,回鄉祭祖時所造的故居,位於馬公市興仁里(舊稱雙頭掛)。蔡廷蘭生於嘉慶六年(西元1801年)八月二十日,自幼聰穎,五歲開始讀書,八歲能作文,十三歲進學補學官弟子員。每試名列前茅,通判蔣鏞很器重他。生前曾受聘於臺灣縣引心書院(今台南市)、台南崇文書院、澎湖文石書院主講,四十四歲中進士後,歷任江西省峽江縣、豐城縣知縣、江西鄉試同考官及水利同知等職。
2-6-11.jpg
進士第566 次觀看蔡廷蘭的後代由於外移他鄉,古厝無人居住,其建築架構猶在,然處處斷垣殘壁,在斑剝的石牆壁上,留下了經歷風霜的痕跡。

2-6-77.jpg
金嶼238 次觀看赤崁與險礁之間有座金嶼,相傳是澎湖名人張百萬在此拾得黑金磚而一夜致富。
2-6-100.jpg
錠鉤嶼547 次觀看 錠鉤嶼因形狀猶如船錠而得名,全島由緻密的柱狀玄武岩構成,且含有橄欖岩團塊,由於岩漿流出的方向不一,形成各種不同方向的柱狀節理,再經過風化與海蝕,造形奇特,多樣的海蝕地形,頗有桂林山水的氣勢,故有「小桂林」之稱。
錠鉤嶼地勢起伏大,漲、退潮地形區分明顯,退潮時可登陸撿拾螺貝,冬季時,沿岸礁石上的紫菜,為附近漁民的天然財產。
本島為無人島,每年3~9月總有各種燕鷗至此棲息、捕食、繁殖,數量之多,蔚為奇觀,而特殊的地形,已被列為玄武岩保留區。
2-6-78.jpg
鐵砧嶼211 次觀看位於險礁嶼的西方,因島形似鐵砧而得名。全島為玄武岩所構成的方山島嶼。北面海崖由於長期受海水侵蝕,形成十餘公尺的海蝕洞,稱冷氣洞,洞內水波平靜,清涼沁心,小船可駛近。候鳥棲移季節,尚可看到成群燕鷗盤踞飛翔,是賞鳥的好去處,現為海鳥保護區。
2-6-76.jpg
險礁嶼上度假的人潮231 次觀看
100 張圖片,共 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