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鄉土教材線上藝廊


首頁 :: 登入
相簿目錄 :: 最新上傳 :: 最新留言 :: 熱門圖片 :: 最高評分 :: 我的最愛 :: 搜尋

相簿首頁 > 澎湖鄉土教材幻燈片 > 07澎湖的傳統建築

最新上傳 - 07澎湖的傳統建築
2-7-64.jpg
木雕之美 地點:馬公城隍廟402 次觀看 木雕在澎湖俗稱「鑿花」,是屬於傳統建築中的「細木作」部份。手藝好的木雕匠師,作品精緻美觀,令人嘆為觀止。
這是馬公城隍廟三川步口的木雕,最下面是員光,左側是花籃吊筒,中央的斗座有獅和狗的造型,斗座上有斗栱和彎枋,右上斗栱挑出的「雞頭」做成「龍咬珠」的形態,非常的精彩。
十二月 27, 2006
2-7-63.jpg
員光 地點:澎湖天后宮420 次觀看 員光又叫圓光,位於步通簷廊短樑下。題材有人物、花鳥、走獸、飛禽、博古器物等,而封神演義、三國演義中的故事,也常見於員光題材中;一般採取透雕方式處理,所以也是表現木雕手藝的地方。
這裡員光是在片中最下面的部位。
十二月 27, 2006
2-7-62.jpg
豎仙 地點:文澳城隍廟396 次觀看 這裡的豎仙站在花籃吊筒上,雕刻的是佛家四大金剛中手持雨傘的雨。佛家四大金剛又稱為「四大天王」,分別代表風、調、雨、順。
十二月 27, 2006
2-7-61.jpg
豎仙 地點:安宅周王廟386 次觀看 這裡的豎仙站在倒吊的牡丹花上,雕刻的是一位手持扇子的神仙。
十二月 27, 2006
2-7-60.jpg
豎仙 地點:文澳城隍廟349 次觀看 豎仙一般位於吊筒上端外側,題材多以神仙人物為主,如仙人、仙女、四大金剛的風、調、雨、順等。這裡所雕的是一位羅漢。
十二月 27, 2006
2-7-59.jpg
吊筒 地點:安宅周王廟351 次觀看 這也是花籃吊筒,雕刻的手藝則強了些,除了花籃鏤空外,紋路線條的刻畫也較講究了。
十二月 27, 2006
2-7-58.jpg
吊筒 地點:西文聖真寶殿375 次觀看 這也是花籃吊筒,但雕刻的手藝稍嫌粗略一些。
十二月 27, 2006
2-7-57.jpg
吊筒 地點:澎湖天后宮455 次觀看 這是澎湖天后宮三川殿屋簷短樑下的吊筒,因為是花籃造形,又稱為「花籃」。這個花籃吊筒雕刻得非常細緻,籃子內雕有象徵富貴的牡丹花,籃底竹篾刻畫得極為神似,加上串串的旒梳,將之點綴得精緻無比。
十二月 27, 2006
2-7-56.jpg
吊筒 地點:西文聖真寶殿383 次觀看 這是倒吊的牡丹花,雕刻線條及色彩透露著穩重的氣息,將廟宇點綴得相當清新。
十二月 27, 2006
2-7-51.jpg
斗座 地點:文澳城隍廟470 次觀看斗座是承接斗栱與樑木,或樑木與樑木間的木構件。目的在傳遞重量,一般都以八仙等人物,獅子、大象、狗、兔等獸類,或者用花草等為題材,由於廟宇中常見以獅子為斗座,所以也常稱為「獅座」。十二月 27, 2006
2-7-52.jpg
斗座 地點:澎湖天后宮474 次觀看 這是以八仙的人物與坐騎為題材,承接上方樑木與下方壽樑間的木構件。澎湖天后宮三川殿正面,在「天后宮」廟名牌下面兩樑間,就雕刻有南極仙翁與八仙的斗座,除了人物外,還有不同的坐騎及法器,這樣把八仙的人物造型、坐騎、法器雕刻出來的,稱為明八仙。
十二月 27, 2006
2-7-53.jpg
斗座 地點:澎湖天后宮580 次觀看 這是以花鳥為題材,承接斗栱與樑木間的木構件。兩個斗座架在通樑上,斗座上再銜接斗栱,以支撐屋頂下壓的重量。在傳統的建築中,木構件都用接榫的方法來處理,也就是不用鐵釘來接合木構配件。
十二月 27, 2006
100 張圖片,共 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