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鄉土教材線上藝廊


首頁 :: 登入
相簿目錄 :: 最新上傳 :: 最新留言 :: 熱門圖片 :: 最高評分 :: 我的最愛 :: 搜尋

相簿首頁 > 澎湖鄉土教材幻燈片 > 02澎湖的地理景觀

熱門圖片 - 02澎湖的地理景觀
1-2-76.jpg
海蝕柱 地點:小門219 次觀看如果海蝕拱門的頂部陷落,使石塊和海崖分離而孤立於海中者,稱之為海蝕柱。在小門鯨魚洞的東側有連續幾處海蝕柱,這是海蝕地形演變的最佳教學場所。
1-2-80.jpg
壺穴 地點:大貓嶼219 次觀看這是澎湖發現到最大的壺穴,在大貓嶼的海蝕平台上。
1-2-81.jpg
海蝕溝 地點:大雞善219 次觀看這是大雞善的海蝕溝,其深邃湛藍分叉的小海溝,被小直徑的柱狀玄武岩包圍,顯現著一份寧靜與安祥。
1-2-37.jpg
褶皺 地點:七美龍埕218 次觀看由山坡上向下觀看龍埕的褶皺構造。
1-2-58.jpg
風化紋理 地點:花嶼218 次觀看這是球狀風化激烈地區最易見到的景觀,由於節理的加深,使得風化紋理清晰可見。
1-2-61.jpg
玄武岩欣賞 地點:池西218 次觀看彎曲的柱狀玄武岩,好似剝開外皮的柑橘,那一瓣瓣形若彎月的造形,令人感嘆大自然的神奇。
1-2-91.jpg
流水侵蝕地形 地點:七美218 次觀看流水侵蝕地形來自降雨沖蝕和河流的侵蝕。澎湖因無大的河流,僅有當雨水匯集在溝谷形成小溪流時,流水的侵蝕作用便開始了,所以流水的侵蝕是澎湖地區雕刻大地的主要力量。
1-2-28.jpg
殼灰岩 地點:小門嶼217 次觀看這是殼灰岩的近照。
1-2-40.jpg
牛心山 地點:赤馬東南方217 次觀看牛心山即為一個假整合面,圖中柱狀玄武岩覆蓋在砂頁岩層上,其接觸面便是假整合面。
1-2-38.jpg
假整合 地點:竹灣216 次觀看此假整合是玄武岩流在覆蓋之前,位於其下面的沈積岩層已曾露出陸上,並受到侵蝕作用,也經過了紅土化之改變,但上下地層的層理仍是相互平行或者近於平行的,宛若是整合的樣子。
1-2-71.jpg
海蝕溝 地點:錠鉤嶼216 次觀看錠鉤嶼是澎湖地區海蝕溝最多的地方。
1-2-77.jpg
海蝕柱 地點:將軍216 次觀看 這是由微輝長斑岩組成的岩塊,原本與將軍島連接,受到海蝕作用而分離,退潮時可徒步抵達,由於形似船兒的帆,故稱為船帆嶼。
100 張圖片,共 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