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鄉土教材線上藝廊


首頁 :: 登入
相簿目錄 :: 最新上傳 :: 最新留言 :: 熱門圖片 :: 最高評分 :: 我的最愛 :: 搜尋

類別 相簿 圖片
澎湖鄉土教材幻燈片
8 600
01澎湖的海洋生物


1-1-78.jpg

80 張影像, 最新影像於 十二月 26, 2006

02澎湖的地理景觀


1-2-55.jpg

100 張影像, 最新影像於 十二月 30, 2006

03澎湖的植物


1-3-66.jpg

70 張影像, 最新影像於 十二月 27, 2006

04澎湖的文石特產


1-4-46.jpg

50 張影像, 最新影像於 十二月 26, 2006

05澎湖的鳥類


2-5-40.jpg

40 張影像, 最新影像於 十二月 26, 2006

06澎湖的名勝古蹟


2-6-96.jpg

100 張影像, 最新影像於 十二月 27, 2006

07澎湖的傳統建築


2-7-80.jpg

100 張影像, 最新影像於 十二月 27, 2006

08澎湖的宗教信仰


2-8-60.jpg

60 張影像, 最新影像於 十二月 27, 2006

8 個相簿,共 1 頁

600 張影像於 8 個相簿及 1 個類別, 有 0 個留言, 被觀看 326532

隨機圖片
2-6-67.jpg
花嶼燈塔243 次觀看位於島嶼西北端的花嶼燈塔,光照十餘海浬,素有「花嶼之光」的雅號。
1-2-85.jpg
沙洲 地點:北寮番黍仔尾211 次觀看這處沙洲很小,退潮時陸地相連,可以徒步到達,上面有植被生長,這些植被已能適應海水鹽度的環境。
1-4-47.jpg
文石雕刻 地點:風櫃445 次觀看這是一件文石的巧雕。作者利用文石的天然造形、肌理、色調等,應用巧思設計構圖所雕刻而成。盤中的瓜果特徵,顏色搭配均極巧妙,竹盤的花紋也刻畫得精細無比。除了巧雕外 ,也可看出它是一件透雕,也是一件圓雕的作品。
2-7-52.jpg
斗座 地點:澎湖天后宮457 次觀看 這是以八仙的人物與坐騎為題材,承接上方樑木與下方壽樑間的木構件。澎湖天后宮三川殿正面,在「天后宮」廟名牌下面兩樑間,就雕刻有南極仙翁與八仙的斗座,除了人物外,還有不同的坐騎及法器,這樣把八仙的人物造型、坐騎、法器雕刻出來的,稱為明八仙。
2-7-41.jpg
聖旨牌 地點:澎湖天后宮503 次觀看聖旨牌又稱為「玉旨牌」,是各廟宇門面上的廟名匾,提示著廟中供奉的主神。聖旨牌雕工一般都極精緻,除了正中的廟名文字外,周邊常見的是三條盤龍,一龍盤在上緣,頭在正中,另二龍首下尾上,左右夾持。一般採用紅底金字及金龍,色調對比極為搶眼。
1-1-78.jpg
短腕章魚799 次觀看 俗稱石居,海中有一群生物,在經過長時間的演化之後,腳長到頭上來了,這群生物包括了章魚、魷魚及烏賊,牠們同軟體動物綱中的頭足類,他們的腳不只是當作腳在使用,也是牠們捕食的利器和繁衍後代的重要工具。
  頭足類的運動主要靠噴射的反作用力,先吸水入體腔,再由一小管噴出,可有不同的方向及速度,波浪狀擺動的軟鰭除負擔小部份的推進力之外,也有保持平穩控制方向的功能,流線的體型和完美的推進系統,使頭足類如噴射機般遨遊海中,如遇到危險時,有時也會噴出煙霧來混淆敵人視聽。
  章魚每次會產下數千至數萬顆像米粒般大小的卵,產下後母章魚會以吸管噴出氧氣充足的水流,讓卵有比較好的生長環境,而孵卵期間,母章魚會有禁食的現象,一旦小章魚一出生,母章魚就會死掉了,而這一群新生的小生命,大概只有幾隻能長大成人,繼續牠們母親的使命。
  多棲息於岩石或珊瑚礁海岸,春夏在淺水區活動,夜裡退潮常藏身於潮池間,主要以各種大型甲殼類為食。潮間帶淺水潮池內之章魚,多用特製鉤鉤取。利用夜間章魚在睡覺時,以燈光照射尋找,在不警醒的前題下,火速將章魚鉤出洞穴。

2-5-30.jpg
翠鳥279 次觀看屬於翡翠科的鳥類,個體約16公分長,常出現於平地至低海拔之河川、溪流、
池塘、溝渠等地帶,常佇立於水邊較突出之物上,伺機衝入水中捕食魚類,有
定點振翅的能力,因為抓魚功力十足,又稱為魚狗或釣魚翁。因為身上羽色有
螢光般光澤,故為水邊最美麗的鳥類。
2-5-22.jpg
岩鷺271 次觀看此種為澎湖地區唯一證實有繁殖的鷺科留鳥,其黝黑的身軀為最大特徵,身長
約為62公分,其飛行較為特殊,常貼近水面飛行。

最新上傳
1-2-55.jpg
鐵質石英砂岩 地點:西嶼630 次觀看此砂岩全由石英砂和褐鐵礦膠結而成,顏色呈棕褐色,其中白色者即為石英砂粒,其厚度最可達2公尺左右。由於膠結非常堅固,常被挖掘當作房屋建築及防風牆圍築的材料。
十二月 30, 2006
2-7-80.jpg
剪黏 地點:後寮威靈宮793 次觀看 剪黏又叫「剪花」,其製作過程是先以鐵線為骨架,再以灰泥塑雛形,然後剪裁各種顏色的陶瓷片黏貼在造形上,若是人物則臉部另以陶土捏塑燒好後才嵌上。
近年來,彩色玻璃也加入剪黏的行列,色彩於是更加豔麗。近期重建的廟宇,廟頂上是花團錦簇,亮麗非凡,可說都是剪黏的功勞。
十二月 27, 2006
2-7-79.jpg
交趾陶 地點:澎湖天后宮806 次觀看 這是澎湖天后宮三川步口的虎堵,也是澎湖所見最大的交趾陶,小虎抬腳逗著老虎玩,老虎微露嘴巴,露出兩顆牙齒,所以稱為「露齒虎」。畫面構圖簡潔,老虎造形樸拙有趣,虎腳下的土坡以火山渣綴飾,極具鄉土氣息。十二月 27, 2006
2-7-78.jpg
泥塑剪黏 地點:澎湖天后宮806 次觀看 這是日據時(民國十二年),澎湖天后宮重建的龍堵作品。先以灰泥在牆上塑造大龍、小龍、龍珠和雲層,大龍在雲端裡鑽進穿出,故稱為「穿雲龍」;然後再在龍身上,貼上用綠色瓷碗剪成的鱗片,用色簡單,線條簡明,極具巧思。十二月 27, 2006
2-7-77.jpg
泥塑 地點:二崁陳家古厝783 次觀看 泥塑是以灰泥塑形後,在表面上塗漆、洗石子或以線畫修飾的建築裝飾作品。由於造價不高,作品尺寸也可隨需要而調整,因此在澎湖地區廣受歡迎,無論廟宇、傳統民宅或西式洋樓,都常見其蹤影。
這是二崁陳家古厝仿巴洛克式風格的泥塑,正中央安置了一個時鐘,在民國元年的當時是極為先進的。
十二月 27, 2006
2-7-76.jpg
交趾陶 地點:澎湖天后宮935 次觀看 交趾陶也常稱做「交趾燒」,是一種多彩軟陶,其材料可塑性大而造形生動,又多在釉藥中添加鉛做為助熔劑,燒成的溫度甚低,因此色彩亮麗,光澤動人。但因表面含有鉛毒,故不宜把玩。
這是澎湖天后宮三川殿下脊前面的人物交趾陶,正脊上面的「龍馬負圖」則屬於泥塑剪黏。
77泥塑 地點:二崁陳家古厝
十二月 27, 2006
2-7-85.jpg
彩磚 地點:大赤崁747 次觀看 這是果類及花卉造形的彩磚,尤其中間的果類造形,有壽桃及石榴,壽桃象徵長壽;石榴則象徵著多子,符合了屋主的期許心願。十二月 27, 2006
2-7-84.jpg
彩磚 地點:東吉804 次觀看 彩磚在澎湖的老房子上,出現的頻率相當高,其瑰麗的色彩、多變的樣貌、討喜吉祥的題材,頗受民間普遍的喜愛。因此,大多用以裝飾門面,不論是傳統樣式的合院建築或日式的洋樓,均曾大放過異彩,彩磚也成為澎湖民宅建築中的另一個特色。
這是洋樓上成列的花卉彩磚,色彩瑰麗,爭奇鬥豔。
十二月 27,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