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鄉土教材線上藝廊


首頁 :: 登入
相簿目錄 :: 最新上傳 :: 最新留言 :: 熱門圖片 :: 最高評分 :: 我的最愛 :: 搜尋

類別 相簿 圖片
澎湖鄉土教材幻燈片
8 600
01澎湖的海洋生物


1-1-78.jpg

80 張影像, 最新影像於 十二月 26, 2006

02澎湖的地理景觀


1-2-55.jpg

100 張影像, 最新影像於 十二月 30, 2006

03澎湖的植物


1-3-66.jpg

70 張影像, 最新影像於 十二月 27, 2006

04澎湖的文石特產


1-4-46.jpg

50 張影像, 最新影像於 十二月 26, 2006

05澎湖的鳥類


2-5-40.jpg

40 張影像, 最新影像於 十二月 26, 2006

06澎湖的名勝古蹟


2-6-96.jpg

100 張影像, 最新影像於 十二月 27, 2006

07澎湖的傳統建築


2-7-80.jpg

100 張影像, 最新影像於 十二月 27, 2006

08澎湖的宗教信仰


2-8-60.jpg

60 張影像, 最新影像於 十二月 27, 2006

8 個相簿,共 1 頁

600 張影像於 8 個相簿及 1 個類別, 有 0 個留言, 被觀看 350018

隨機圖片
1-3-12.jpg
白花馬鞍藤:旋花科 保育植物721 次觀看大家好,我叫白花馬鞍藤, 在沙灘上,我經常和馬鞍藤生活在一起。你們可以在合橫國小東面后螺沙灘、隘門沙灘找到我。我有馬鞍藤的調調,但是我的葉子小多了。我那素白黃喉的花,在沙灘上顯得相當的耀眼。
2-8-21.jpg
乩童       地點:後寮1610 次觀看  乩童又稱為「童乩」或「壇下」,在澎湖乃指經法師施法後,神靈降在其身上使他跳動,全身顫抖,神智陷入昏迷狀態,而傳達神意者。其在廟宇乩壇作預言、看病、解答疑難問題及指示機宜等,迎神賽會時站在神轎上,隨同繞境巡視;「起童」時,會有「破頭」、「釘刺球」、「插官頭」等表示神威的動作。
  澎湖各廟宇大都會有乩童,尤其「請王」或「送王」時,通常王爺更需乩童來傳達旨意,這是後寮威靈宮入火落成大典時的乩童。
2-7-23.jpg
鳥踏與懸魚 地點:二崁陳家古厝530 次觀看陳家古厝正身山牆長長的鳥踏,似乎將山牆一分為二。原本白色的泥灰牆,也由於歲月的摧殘而變成了灰黑色,顯現了古意的氣息。懸魚部位有泥塑的「磬」形圖案,表示吉慶的意思。
1-4-43.jpg
文石雕刻 地點:通樑514 次觀看這是命名為「吉鹿」的文石雕刻創作,利用通樑文石所雕琢。是屬於透雕技法的作品,方法是鏤空其背景,使作品呈現穿透狀,加強作品的景深。作者以不同姿態的梅花鹿,配上一叢竹子,雕刻細緻,栩栩如生,是案几飾物,也是把玩的珍品。
2-6-35.jpg
裡海水浴場323 次觀看除了假日遊客較多之外,平時幽靜如世外桃源
1-1-58.jpg
突吻鸚鯛634 次觀看屬隆頭魚科鸚鯛亞科,俗稱尖咀龍,成魚吻部向前延長呈管狀,幼魚黃綠色,體側有白色縱帶,並有黑緣隔開。隨著成長吻變長且縱帶消失,轉為腹部白色前半段淺褐色,漸次往後為黑褐色,此為雌魚相,再接著全身變為草綠色,此時已變性為雄魚相。珊瑚礁海域常見的種類,幼兒常三兩成群貼著珊瑚頭上層域水活動,一受驚嚇馬上躲入珊瑚頭,成魚則在礁區四處活動,延長吻有助於伸進珊瑚中取食小動物。
2-6-50.jpg
風櫃飛濤329 次觀看 此地附近的海岸因柱狀節理玄武岩發達,加上澎湃的海水長期侵蝕,形成特殊的海蝕地形,如海蝕洞、海蝕溝。由於海浪深入岩層底部,再由地面上的岩縫中噴射而出,彷彿風箱鼓風,故名「風櫃」。

1-2-47.jpg
風化作用 地點:花嶼291 次觀看堅硬的岩石暴露在地表或空氣中,時日長久,受到了物理風化與化學風化作用,起先表面會失去光澤或改變顏色,然後表面會發生鱗片或粒狀的脫落,經年累月後,岩石終會化為土壤或散沙,這種使岩石由硬變軟,由整塊而碎散的現象,就稱為風化作用。

最新上傳
1-2-55.jpg
鐵質石英砂岩 地點:西嶼679 次觀看此砂岩全由石英砂和褐鐵礦膠結而成,顏色呈棕褐色,其中白色者即為石英砂粒,其厚度最可達2公尺左右。由於膠結非常堅固,常被挖掘當作房屋建築及防風牆圍築的材料。
十二月 30, 2006
2-7-80.jpg
剪黏 地點:後寮威靈宮839 次觀看 剪黏又叫「剪花」,其製作過程是先以鐵線為骨架,再以灰泥塑雛形,然後剪裁各種顏色的陶瓷片黏貼在造形上,若是人物則臉部另以陶土捏塑燒好後才嵌上。
近年來,彩色玻璃也加入剪黏的行列,色彩於是更加豔麗。近期重建的廟宇,廟頂上是花團錦簇,亮麗非凡,可說都是剪黏的功勞。
十二月 27, 2006
2-7-79.jpg
交趾陶 地點:澎湖天后宮846 次觀看 這是澎湖天后宮三川步口的虎堵,也是澎湖所見最大的交趾陶,小虎抬腳逗著老虎玩,老虎微露嘴巴,露出兩顆牙齒,所以稱為「露齒虎」。畫面構圖簡潔,老虎造形樸拙有趣,虎腳下的土坡以火山渣綴飾,極具鄉土氣息。十二月 27, 2006
2-7-78.jpg
泥塑剪黏 地點:澎湖天后宮849 次觀看 這是日據時(民國十二年),澎湖天后宮重建的龍堵作品。先以灰泥在牆上塑造大龍、小龍、龍珠和雲層,大龍在雲端裡鑽進穿出,故稱為「穿雲龍」;然後再在龍身上,貼上用綠色瓷碗剪成的鱗片,用色簡單,線條簡明,極具巧思。十二月 27, 2006
2-7-77.jpg
泥塑 地點:二崁陳家古厝826 次觀看 泥塑是以灰泥塑形後,在表面上塗漆、洗石子或以線畫修飾的建築裝飾作品。由於造價不高,作品尺寸也可隨需要而調整,因此在澎湖地區廣受歡迎,無論廟宇、傳統民宅或西式洋樓,都常見其蹤影。
這是二崁陳家古厝仿巴洛克式風格的泥塑,正中央安置了一個時鐘,在民國元年的當時是極為先進的。
十二月 27, 2006
2-7-76.jpg
交趾陶 地點:澎湖天后宮984 次觀看 交趾陶也常稱做「交趾燒」,是一種多彩軟陶,其材料可塑性大而造形生動,又多在釉藥中添加鉛做為助熔劑,燒成的溫度甚低,因此色彩亮麗,光澤動人。但因表面含有鉛毒,故不宜把玩。
這是澎湖天后宮三川殿下脊前面的人物交趾陶,正脊上面的「龍馬負圖」則屬於泥塑剪黏。
77泥塑 地點:二崁陳家古厝
十二月 27, 2006
2-7-85.jpg
彩磚 地點:大赤崁797 次觀看 這是果類及花卉造形的彩磚,尤其中間的果類造形,有壽桃及石榴,壽桃象徵長壽;石榴則象徵著多子,符合了屋主的期許心願。十二月 27, 2006
2-7-84.jpg
彩磚 地點:東吉850 次觀看 彩磚在澎湖的老房子上,出現的頻率相當高,其瑰麗的色彩、多變的樣貌、討喜吉祥的題材,頗受民間普遍的喜愛。因此,大多用以裝飾門面,不論是傳統樣式的合院建築或日式的洋樓,均曾大放過異彩,彩磚也成為澎湖民宅建築中的另一個特色。
這是洋樓上成列的花卉彩磚,色彩瑰麗,爭奇鬥豔。
十二月 27, 2006